“不要放弃希望”,一名罕见病少年的求学路( 二 )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 叶林林有着不少的期许:“想多体验丰富有趣的大学生活 , 能认识很多朋友 。 ”而他也一直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家人、师长和朋友 , “很感谢我的家人 , 还有我同学在我行动有困难的时候背着我去很多地方 。 ”
“继续加油 , 不要放弃!”今年7月底 , 当叶林林知道自己的成绩能够被广州大学录取时 , 他又一次给自己作出承诺与期许 。
“不要放弃希望”,一名罕见病少年的求学路
文章图片
叶林林在高中“成人礼”上怀抱花束
一道道横在现实面前的关卡
儿子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 叶南华既喜又忧 。
“喜”的是儿子的努力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 “忧”的则是担心即将前往外地读书的儿子没人照顾——“他的身体条件住宿方便吗?我自己希望能申请到在岗陪读 。 ”
这些疑虑 , 是一位儿子患有罕见病的父亲的担忧 , 也是一位长期照顾DMD患者才更加深切了解的现实难处 。 对此 , 叶南华也向大学说明过儿子身体的实际情况 , 校方也表示会尽最大的关怀 , 帮助叶林林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
据了解 , 对于DMD的治疗 , 目前尚未有治愈的手段 。 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的手段对疾病进行控制 。 由于是“孤儿药”品种 , 该领域药物的开发相对较为迟滞 , 但近5年也陆续获批了数个新药品种 , 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临床药物选择 。
“林林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查了 。 ”叶南华告诉采访人员 , 因为家庭所在地市的医疗资源有限 , 以及一直给儿子问诊的医生也快退休了 , 一家人目前面临着继续求医问诊的难题 , “林林早期有及时做康复治疗 , 在支架和矫正鞋的帮助下还是能在家里走几步 。 ”叶南华说 。
也有不少相似的家庭在网上留言寻求帮助 , 今年6月底 , 有患者家属在“中国政府网”留言称 , “我家孩子确诊DMD已有8个年头 , 8年来我们一直远赴他市给孩子看诊 , 康复更是举步维艰 。 部分城市的儿童医院有专业的DMD治疗医生及康复医师 , 但我们所在城市没有专业医生 , 去其他城市又不能享受当地的康复政策 。 希望为DMD患者开辟就医、康复的‘绿色通道’ 。 ”
数据显示 , 罕见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5%—5.9% , 中国的罕见病患者数量约为2000万人 。 而像叶林林的家人一样 , 还有数万家庭等待着“医学奇迹”的出现 , 以期早日让DMD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
尽管仍有一道道横在现实面前的“关卡” , 但叶南华仍希望能给与相似患病家庭一些慰藉与鼓舞 , 这些慰藉源于他的感同身受 , “从‘难以接受’到‘接受’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 , 但我们要去克服它 , 要勇敢去面对它 , 尽力让孩子能多行走一天 。 ”
叶林林也有自己的心声 , 他期望和自己一样的患者能努力试着迈过生命中的“槛” 。 “要乐观、开心一些 , 不要放弃自己 , 也不要放弃希望 。 ”他说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人员】杨琼
【实习生】郭珂蓝
【作者】杨琼
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