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带有明显“交叉”意义的学科 , 它帮助李媛 , 从种类更丰富的“工具”里 ,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回国任教后 , 她也一直在尝试突破食品工业领域的各种研究“瓶颈” 。 盐 , 就是其中之一 。
【盐:“心被掏空,也许更咸”】北宋文学家柳永曾在《鬻海歌》中描述盐民制盐的艰辛:“晨烧暮烁堆积高 , 才得波涛变成雪 。 ”如今 , 制盐工业已经不需要如此不恤人力 , 而李媛带着学生团队研究改进盐 , 更是充满思考的快乐 。
李媛早早就发现 , 专门研究减盐技术的人很少 , 业界的共识是 , 减盐没有减糖容易 。
“刺激产生甜味与产生咸味的机制不同 。 ”李媛说 , 有很多物质可以激活味蕾上的“甜味感受器” , 所以“糖”很容易被替代 。 但是 , 只有钠离子才能使人类感受到最佳的咸味 。
人工制造钠离子的“仿制品”很难 , 目前 , 真正意义上的钠盐替代品还处于实验阶段 。 食品科研工作者曾展开各种“减盐”尝试 , 把氯化钾、氯化铵、多肽等物质加入氯化钠 , 形成低钠盐 。 一定程度上 , 添加氯化钾的低钠盐可以帮助人体实现钠钾平衡 ,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 , 氯化钾会产生苦涩味 , 影响食物口感 。
氯化钠依然是最佳选择 , 它好吃 , 但又不能多吃 。 李媛发现 , 人类每天都在摄入一些不贡献咸味的钠离子 , 比如薯片上的固体盐 , 是一粒粒毫米级的实心立方晶体 。 人们吃的时候 , 可能只有晶体表面的一层钠离子溶于唾液 , 进入味蕾的“专属咸味通道” 。 还有一部分氯化钠 , 还没被唾液解离 , 就被我们咽下去了——它们没有贡献咸的味觉 , 却会直接进入体内 , 增加盐的摄入 。
一种空间想象进入李媛的大脑 。 她思考 , 是否可以优化盐的物理形态 , 改变盐的颗粒大小、密度及表面积 , 让更多钠离子进入口腔发挥咸味作用 , 让更少钠离子进入腹腔减少脏器负担 。
她决定试试 , 把盐掏空 。
“我们把普通的固体食盐 , 做成5微米的空心盐微球 。 ”李媛解释 , 这是在微观世界中发生的变化 , “就像一块乳胶做成100个空心的气球 。 ”被掏空的盐与普通食盐使用同等质量的材料 , 但盐粒数量变多 , 表面积总和变大——在味蕾的世界 , 它们融化更彻底 , “咸味”效率更高 。
制备空心盐的实验过程并不复杂 。 李媛团队设计了一种特殊溶液 , 溶解食盐 。
在放大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 , 能看到 , 氯化钠进入溶液 , 被分解成单个的粒子 , 在飘散中重组 , 最后聚集成一个又一个微小的空心球 , 球的“外壳”由先前打散的氯化钠构成 。 随后 , 溶液被吸入仪器中干燥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最难的部分 , 就是研究那种溶液特殊的工艺和配方 , 给空心盐做出稳定的结构 。 ”这项研究已持续进行3年 , 李媛开玩笑说 , 秘方“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 。 她补充 , 针对食盐 , 国外确实也有类似技术 , 但成本较高 , 做出来的薄片空心盐片体积和普通食盐颗粒差不多 。
李媛团队将盐粒体积缩小到了极致 , “最近甚至做出了粒径几百纳米的空心盐微球” 。
对科研 , 这位女学者从不畏惧“失败” , 也鼓励学生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 国内食品行业 , 如奶粉、高端功能基料制造 , 也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 , “这些问题需要食品科技工作者去攻克” 。
中空盐微球扫描电镜图 。受访者供图
科学家会一直往前走
眼下 , 李媛团队的这粒“空心小球” , 能合作的食物“伙伴”还有限 。
- 经常喝“巴戟天”,身体会有什么好处?中医讲:或能改善3个问题
- 悄悄“偷走”男性寿命的4种行为,一个比一个难缠,你占了几个?
- 豆制品是痛风的“催化剂”?提醒:该少吃的是4种食物,早做了解
- 血型能决定寿命?美国60万人研究:A型血的人或“天生”更易中风
- 为什么三伏天适合减肥?6个方法让你在这个夏天变成“皮包骨”
- “举旗无力,交代快”,西地那非没效果?三个绝招,帮你做个猛男
- 吃播“四巨头”两年去世俩,胖猴仔减肥保平安,恩克照旧狂吃肉
- 男人身上这3个地方越“热”,说明你的肾越好,不符合的赶紧补!
- 女人后腰上的“两个凹点”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要珍惜
- “千年古方”祛寒湿又温脾胃,减肥也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