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秋、晒秋、贴秋膘……“萌娃”在民俗体验活动中迎立秋

“迎立秋 , 我们比一比谁的竹匾谷物‘晒’得最有创意 。 ”近日 , 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团支部邀请萌娃们在咬秋(吃西瓜)、晒秋(晒谷物)、贴秋膘(吃肥肉)的节气活动中 , 感受立秋的传统文化民俗 , 还原最本真的中国民俗 。
咬秋、晒秋、贴秋膘……“萌娃”在民俗体验活动中迎立秋
文章图片
“咬秋”许下满满的心愿
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 , 俗称“咬秋” , 也叫“啃秋” 。 当天一大早 , 路南社区工作者陆娇就去农贸市场挑选西瓜 。 “立秋咬瓜既能解暑 , 又能防病 , 好处多多 , 还能收获一整年的健康和平安 。 ”她还表示 , 立秋之时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和凉爽 , 人体水分流失较快 , 所以更应该吃一些富含营养和水分的瓜类 , 西瓜就是最好的选择 , 以此弥补“苦夏”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带着满满的祝愿 , 陆娇装上西瓜满载而归 。
回到社区后 , 陆娇把西瓜切成大块 , 组织萌娃们开展吃西瓜比赛 。 为了让萌娃们了解“咬秋”的含义 , 家长们提议边吃西瓜 , 边说出来年的心愿 , 将来年的期许注入这一口口甜瓜内 。 “吃得越多 ,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都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薛宇航说 。
咬秋、晒秋、贴秋膘……“萌娃”在民俗体验活动中迎立秋
文章图片
创意“晒秋”体验丰收的喜悦
体验完“咬秋” , 接下来便是“晒秋” 。 作为曾经的耕地农民 , 吴双妹对“晒秋”的习俗深有体会 。 “小时候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种粮食、晒谷物 。 看到大人们铺在地上晒得黄灿灿的农作物 , 我们就会忍不住抓起一把 , 往空中一撒 , 看到洋洋洒洒落下的谷物 , 就别提有多兴奋了 。 那会儿不懂晒谷物的含义 , 后来长大了 , 来到城市生活了 , 那些画面就只存在记忆里了 , 再也见不到‘晒秋’的美好景象了 。 ”在吴双妹的组织下 , 大家把谷物、竹匾搬进了社区 , 打造一个微型“晒秋”的场景 , 带领萌娃们体验晒谷物的乐趣 。
“玉米、辣椒、麦穗粒……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农作物一粒粒平铺在小竹匾上 , 也可以摆成自己喜欢的创意图案 , 但是一定要铺展开哦 , 不能堆积 , 这样每一粒农作物都能晒得到阳光 。 ”在萌娃的创作下 , 竹匾里的花朵、树木、风筝等图案呼之欲出 。 铺好农作物后 , 大家纷纷把竹匾放置在了室外的阳光下 , 共同体味丰收的喜悦 。
咬秋、晒秋、贴秋膘……“萌娃”在民俗体验活动中迎立秋
文章图片
“贴秋膘”尽量选瘦肉
立秋最少不了的还属“贴秋膘” 。 民间流行在立秋称体重 , 将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进行对比 , 检验胖瘦 , 如果瘦了那就要进“补” 。 萌娃们争先恐后地站在了体重秤上 , 认真记下了自己的重量 。 “妈妈?你看看我瘦了没有?”周至琦迫不及待地问 。
“秋冬是进补的良好时机 , 立秋润燥为主 , 补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吃美味佳肴——红烧肉 , 然而‘贴秋膘’也要慎重再慎重 。 ”社区美食达人袁全妹表示 , 秋天天气转凉 , 口鼻过敏或皮肤干燥的症状会变得明显 , 要多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菜品 , 辛辣刺激的油炸食品要少吃一点 。 在进补之前 , 也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期 。 如各种动物的瘦肉 , 既能囤积脂肪 , 又能滋养身体 , 所以首选就是吃肉 , 来达到“以肉贴膘”的目的 。
咬秋、晒秋、贴秋膘……“萌娃”在民俗体验活动中迎立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周晓青通讯员汤越玲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