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好,这两件事一定要做

“我经常测血糖 , 血糖控制得还可以 , 为啥还是有了冠心病?”
“我同事比我还早几年得了糖尿病 , 每次测空腹血糖挺正常 , 比他还低了不少 , 可人家到现在也没啥并发症 , 可医生说我的糖尿病肾病已经到了3期 , 眼底也有出血 , 真不知道这是咋事?”
血糖控制不好,这两件事一定要做
文章图片
类似这样的事在有糖尿病的人群中经常发生 , 平常测出的血糖还不错 , 自认为不会有啥大问题 ,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 究其因问题还是出在了日常血糖监测上 , 要知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仅要看它的高低 , 全天是否平稳更为重要 , 这就要求平常测量出血糖后 , 有3件事要做 。
第一件事:看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
一日三餐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 进食后血糖迅速会升高 , 如果把胰岛细胞比作一台分泌胰岛素的“机器” , 升高的血糖就是启动这台机器的“按键” , 正常人这台“机器”可以正常运转 , 血糖越高胰岛素分泌量越大 , 血糖得以快速利用 , 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实际上很小;而有糖尿病的人因为自身胰岛细胞受损且数量不足 , 胰岛素分泌量不能与血糖升高的幅度相匹配 , 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
在糖尿病治疗中 , 无论采取什么样控制血糖的措施 , 从根本上都是要使胰岛素的分泌量与血糖升高的幅度相一致 , 正常人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 所以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最大也不会超过2.0mmol/L;而有糖尿病的人二者同步性较差 , 餐后血糖得不到及时利用而明显升高 , 干预治疗的目的之一即是尽可能减小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 , 最大也不应超过4.6mmol/L , 否则表明血糖波动较大、血糖控制不佳 ,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将大为增加 。
血糖控制不好,这两件事一定要做
文章图片
第二件事:看全天血糖达标时间的占比
血糖控制不好,这两件事一定要做】2021年新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全天血糖达标时间占全天24小时的比例 , 列为了评估血糖控制优劣及预测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 这项指标的理想参考值是占比70% , 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一天24小时中 , 要求有16.8个小时内血糖应控制在达标范围内 , 否则表明血糖控制不佳 , 将大幅增大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这就要求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血糖监测中 , 要关注自己的血糖达标时间 , 可以通过一天7次血糖监测法来大致计算这个占比 , 7次血糖即是1个空腹血糖、两个午餐晚餐前血糖、3个三餐后2小时血糖加上1个睡前血糖 , 根据这7个血糖达标情况来估算血糖达标时间占比 , 为及时调整控制血糖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
血糖控制不好,这两件事一定要做
文章图片
但实际生活中 , 大多数人做不到定期进行7次血糖监测 , 能了解自己血糖达标占比时间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 常常以一次空腹血糖检测或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代表全天血糖控制效果 , 实际上全天血糖可能大部分时间并未控制达标 , 各种并发症即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 从而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时机 。
综上所述 , 有糖尿病的人日常测血糖不能只看高低 , 能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才是最终目的 , 才能真正从中获益 。
这两件事你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