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36名重患的空中大转移( 二 )


扛起300多斤重的生命担架
此时的阜外医院 , 被旁边的贾鲁河淹没了 , 成为一座孤岛 。 停水、停电、停网 , 与外界失联 。

环球|36名重患的空中大转移
文章图片

7月21日 , 洪水中的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
已经被困一天一夜的患者和家属 , 变得焦躁不安 。 从窗口望下去 , 他们看到院内已是一片汪洋 。 他们担心的是 , 医务人员进不来 , 物资和药品进不来 , 患者面临的是生命危险 。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 , 看到几名熟悉的医务人员手拉着手在暴雨和洪水中艰难地从宿舍区向大楼移动 , 这段平时只有5分钟的路程 , 现在变得异常艰难 。 这让楼内的人看到 , 外界并未放弃他们 , 顿时又重燃了希望 。

环球|36名重患的空中大转移
文章图片

7月22日 , 军队、消防官兵紧急营救受困的患者和家属 。
21日下午 , 天空终于放晴 , 第一架直升机从省人民医院起飞 , 飞往阜外 。 阜外的医务人员得到消息 , 马上开始准备 。 那里的CCU在三楼 , 而直升机的停机坪在顶层五层 。 直升机的下方风力巨大 , 需要弯腰前行 , 同时噪音也很大 , 交流、行走和配合都非常困难 ,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默契 。
而且 , 一台ECMO有90多斤重 , 一台IABP有70多斤重 , 光仪器就有160多斤了 , 再加上一个担架上的患者 , 300多斤是有的 。 由于停电 , 医务人员只能用双手抬着设备和患者走楼梯 。 患者身上插满了管子 , 一路上还需要精心护理 , 所以这是一项不仅要力量 , 还要专业知识和高度配合才可以完成的工作 。 只运送了一个病人 , 抬担架的所有人就全身湿透了 。

环球|36名重患的空中大转移
文章图片

7月21日 , 张静(右一)在省人民医院的停机坪上接下重症患者 , 双眼满含热泪 。
张静站在省人民医院23层的停机坪上 , 等待着病人 。 当她看到第一架飞机降落时 , 已是泪眼蒙胧 。 她轻轻地握了握患者胸前的呼吸机气囊 , 跟着众人一起将患者迎下来 。 然后 , 省人民医院的医务团队接过这300多斤的重量 , 护送到19层 , 再几经辗转换到CCU病区 。
“都是小伙子吧?”《环球人物》采访人员问 。 “不!”张静说 , “正相反 , 我们的团队以女护士居多 , 她们平时看起来个个弱不禁风的 , 我都担心她们会被风刮跑了 。 但我现在也想不明白 , 当时她们哪来的这么大劲儿 。 ”
直升机在将患者从阜外转移到省人民医院的同时 , 也将一些物资送过来 。 每张病床都得到了两包饼干、两根火腿肠、半瓶水 , 在灾害来临时 , 这些已经极为珍贵了 。
史无前例的深夜大查房
全社会的力量紧急出动了 。 省军区、省武警、省消防、省红会、郑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及社会各界 , 派出的冲锋舟和转运车多达450艘(辆) 。 省军区、郑州市急救中心、省人民医院共出动2架直升机、67辆急救车、65辆大巴车、3辆军车 。 参与这场危重患者大转移的部队官兵总人数达到1220人 。
受21日天气影响 , 直升机从阜外转运4名病人后 , 不再具备起飞条件 。 22日 , 天气条件一具备 , 直升机就再次出发了 。 而在被水淹没的医院大厅 ,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冲锋舟也开了进来 , 大楼里上千名患者从下至上依次转移 。 电梯被淹 , 人们只能走楼梯 , 整栋楼井然有序 , 都主动为患者让道 。 这场水陆空联合大转运 , 共让1183名患者脱离险境 , 如果算上家属和医务人员 , 将近5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