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文章图片
近日天气持续高温 , 一些因热射病而入院的消息也时常出现在热搜榜上 , 那么什么是热射病?与中暑有何区别?我们又该如何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呢?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
“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文章图片
热射病可以理解为重度中暑
所谓热射病 , 就是指机体在高温、高湿、高运动强度下 , 体内热量超过了自身散热能力 , 导致体温骤然升高(多>40℃) , 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 如精神改变、抽搐、昏迷 , 甚至合并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一种综合征 。
“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文章图片
简单点来说 , 热射病就是一种以高热、昏迷 , 伴有生命危险为特点的重度中暑 。
热射病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因为高强度体力活动 , 致使机体产热远超生理散热能力而致病 。
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 , 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军人、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
这一类型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 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 机体主动产热过多才是根本致病原因 。
非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极端热环境之下 , 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致病 。
多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 , 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 , 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
目前 , 国际上关于热射病诊断仍缺乏统一标准 , 结合救护情况 , 国内专家提出 , 热射病主要可以根据高温、高湿、高强度作业的三高病史 , 以无汗、高热、意识障碍三联征为临床表现来进行判断 。
出现热射病首先应该迅速降温
有研究表明 , 决定热射病预后的不是发病的初始体温 , 而是在发病30分钟内的降温速度 。 如果发病后30分钟内 , 能把温度(这里指肛温 , 条件不允许可使用腋温、口温估算)降至40℃以下 , 通常就不会发生死亡 。
因此 , 发生热射病后 , 首先应该尽可能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 。
我们需要将患者迅速带离高温、高湿环境 , 转移至通风阴凉处 , 尽快除去全身衣物以利于散热 , 然后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
“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文章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比较容易实现的降温方法:
蒸发降温
这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降温方法 。
我们需要用湿毛巾擦拭患者全身 , 重点擦拭腋下、脖子、大腿根这些大血管走形的地方 , 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
如有条件 , 还可以配合电扇、空调 , 让温度尽快降下来 。
冷水浸泡
这种方法最为高效 , 尤其适合劳力型热射病患者 。
我们要利用大型容器(如浴桶、水池) , 把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中 。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要确保患者头部不会进入水下 , 注意防止溺水 。
冰敷降温
这种方法就是使患者头戴冰帽、头枕冰枕 , 或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腋下、脖子、大腿根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 。
注意每次放置应≤30min , 冰敷时也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色泽变化 , 以免冻伤 。
“热死人”的天气,这三个救命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文章图片
热射病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疾病 , 如果不及时治疗 , 死亡率较高 , 因此在降温的同时还要尽快送医 , 进行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
预防热射病更加重要
千治不如一防 , 日常生活中 , 我们更应该注意预防热射病 。
比如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 , 如工作需要必须进行 , 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 打太阳伞、穿宽松透气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