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林教授:新冠肺炎治疗策略的优化——如何减少危重症,提高生存率?( 三 )


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应用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例上海治疗新冠患者使用皮质激素的一些经验 。
宋元林教授:新冠肺炎治疗策略的优化——如何减少危重症,提高生存率?
文章图片
在德尔塔毒株流行时 , 很多患者都是境外输入的 , 他们刚开始生命体征都很稳定 , 但很快就会出现发热等症状 , 很多患者一下飞机就检测出核酸阳性了 , 然后被送到隔离病房 。 在发病3、4天时 , 肺部影像变化并不明显 , 可能会有小的斑片状阴影 , 但到7、8天时患者可以发热到39℃ , 并出现呼吸加快 , 肺部影像开始出现渗出性的改变 , 低氧血症开始出现 。 患者大概是到第四天或第五天开始出现炎症 , 此时开始给予皮质激素 , 每天给予甲强龙40毫克 。 有的患者用20毫克 , 这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病情况 , 有的患者糖尿病非常严重 , 但炎症不是非常重 , 可以将剂量降到20毫克 。
有的患者是免疫抑制的患者 , 平常一直吃强的松、泼尼松 , 等于已经是在长期使用皮质激素了 。 这时候我们把患者的口服药停掉 , 改成小剂量甲强龙 , 一般用到40mg/qd的比较多 。
激素使用之后患者的体温会降下来 , 渗出开始减少 。 但有些患者还是不能完全抑制住 , 最后还是要发生ARDS 。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图中的这个患者氧合指数是180 , 其实他最低的时候是150 , 双肺弥漫性的病变 。 在氧合指数150的情况下要不要插管?当时我们遇到了很多这样的患者 , 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之后疾病还是慢慢地进展 , 到了氧合只有150 , 呼吸频率25次甚至是30次 , 这种情况要不要插管?后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 , 患者非常严重的时候实际上整个病程已经两个星期左右了 , 这时候我们发现患者的IgM抗体阳性了 , 一旦发现抗体阳性 , 我们就知道患者的病情就会逆转 。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 , 我们不会给患者插管 。
我们的策略是使用小剂量皮质激素直到患者抗体出现阳性 , 又不至于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 如果患者的氧合指数低于他的氧分压 , 他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 , 我想这个患者是很危险的 , 这时会出现心脏、大脑等的缺氧 。 我们的底线就是患者的氧分压不低于60mmHg 。 同时患者的呼吸频率没有长时间超过25次/分 , 因为一旦超过25次/分就会导致ARDS的加重 。 所以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的时候 , 患者就可以继续观察 , 他的抗体一旦阳性 , 病情就会马上逆转 。 类似的病例我们治疗过七、八例 , 没有一例插管的 。
以前原则上诊断ARDS后大部分情况下肯定要插管的 。 但是如果这些患者插管就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 他可能因为插管而出现一些并发症或出现一些继发感染、呼吸相关肺损伤等 , 这样就可能造成整个病程的延长 。 所以新冠病毒造成的ARDS与细菌感染的ARDS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
总结一下我们治疗新冠患者时激素使用时机:
1、病情由普通型转为重型
2、病情已经为重型或危重型
3、诊断ARDS
4、合并慢阻肺急性加重
5、合并哮喘急性发作
6、既往有间质性肺病
7、既往有器官移植:减少免疫抑制剂 , 改为皮质激素
8、CT: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 , CRP , IL-6升高时
胸腺肽的应用
如果CD4细胞和T淋巴细胞很低 , 有人提出用胸腺肽来升高T淋巴细胞 。 从国内外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 , 胸腺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 。 几年前我们对一些ARDS的患者做了一个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分析 , 发现大于14时 , 患者死亡率非常高 。 中性粒细胞越高 , 淋巴细胞越低 , 患者肺损伤越重 , 免疫功能越差 , 预后差 。 如果能够把淋巴细胞的总数提高 , 临床上能观察到有一些患者是有一定获益的 , 例如使用胸腺肽治疗 。 此次上海患者使用之后没有发现副作用 , 甚至可以每天使用一次 , 这些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