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林教授:新冠肺炎治疗策略的优化——如何减少危重症,提高生存率?( 五 )


有关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在此次新冠治疗中属于辅助的位置 。 但在这波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中 , 有些患者核酸检测阳性 , 但主要是以基础疾病为主 , 他们本来就有肺部感染或是长期卧床 , 像这些患者是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 。 单纯新冠引起的重型、危重型是一般早期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疗的 , 除非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症状 , 例如真菌或金葡菌等 , 公卫中心曾治疗过一个血行播散型、粟粒性结核的患者 , 要给予抗结核的治疗 。 所以患者在有细菌感染证据的基础上 , 或者有气管插管、重症肺炎 , 需要用一些简单的抗生素 , 如氟喹诺酮类药物 , 用于重症患者的早期预防 。 一般我们对于有黄脓痰、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情况的患者 , 在明确哪种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要去使用抗生素的治疗 。 抗生素的使用也与感染的部位和引流有关系 , 很多时候如果引流做好就不需要使用太长时间的抗生素 。
基础疾病的支持治疗
基础疾病的治疗在此次新冠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在养老院的老年人 , 他们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问题、电解质的问题 。 到了医院之后环境的改变很容易引起高渗性脱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 但并不是发现患者有高渗性脱水就要立即纠正到正常渗透压 , 如果立即纠正补液过多可能会有心衰等情况出现 。 所以老年新冠患者在治疗时 ,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特别是营养的改善、低蛋白血症的改善等都非常重要 , 但在纠正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 并不是一段时间内全部纠正 , 还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 低钾血症的处理相对需要及时一些 。
低氧血症的分析与处理
低氧血症是在此次新冠救治中备受关注 。 患者分为重型或者危重型 , 往往是根据他的呼吸频率以及低氧血症的情况等 。 这其中有几个指标:
1、呼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3%-重型标准之一
2、氧合指数P/F小于300mmHg-ARDS标准之轻型ARDS
3、氧分压低于60mmHg-定义呼吸衰竭
4、如果同时合并呼吸频率加快>30次/分 , 或合并PaCO2>45mmHg , 要注意到肺实质病变 , 以及气道阻塞的问题(慢阻肺呼衰)
基本上氧分压低于60mmHg是这些患者非常关键的一个节点 。 不管是高流量吸氧还是俯卧位通气、气管插管 , 尽量不要使氧分压低于60mmHg 。 低氧的危害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 很多情况会导致低氧血症 , 如炎症的渗出、气道的阻塞、呼吸动力的不足、肺泡通气不足等 。 还有一些肝肺综合征的患者 , 也就是肝硬化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分流出现低氧血症 。
所以关键要看患者低氧的原因是什么?比如VD/VT增高 , 如果不给予患者抗凝治疗 , 基本上是纠正不过来的 , 所以首先要明确低氧的原因 。 我们在治疗时可以通过高流量吸氧、无创插管甚至ECMO来改善低氧 , 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好能纠正患者低氧的真正原因 。 如果不能纠正就给予一些被动的支持治疗 。
根据不同的缺氧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 其中包括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俯卧位通气等 。 俯卧位通气在此次新冠治疗中用的非常多 , 包括轻症患者在 , 甚至有患者每天可以超过12小时及以上的俯卧位通气 。
新冠康复期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些新冠患者的随访 , 对于新冠康复期出现一些相应症状的患者给予相关干预 。 新冠康复期各个系统都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 , 比如失眠、纳差等非特异的症状 , 检查没有发现组织功能或器官功能的明显异常 , 这时我们会做这方面干预 , 看能否去帮助患者 , 给他们的症状带来一些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