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不妨多了解下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多久复查一次?
相信这个问题是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都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 。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 , 主要功能则是对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 , 对体内的毒素进行分解等等 。 相比于其他的内脏器官 , 肝脏的功能非常强大 , 哪怕肝脏的受损程度超过70% 。 依然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 。
但是 , 这样也有一个弊端 , 就是不能及时发现肝脏受损的情况 , 以至于病情持续恶化 。
说到肝脏受损 ,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之外 , 还有一种“乙型肝炎” , 简单明了地说就是大家熟知的乙肝病毒 。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不妨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看到这边或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不是刚出生时就会接种乙肝疫苗吗 , 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呢?”
接种乙肝疫苗后 , 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接种乙肝疫苗只是降低了感染乙肝的几率 , 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乙肝 。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 , 身体里会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 从而降低感染几率 。
但是有些人在接种疫苗之后 , 并没有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 使患者接种后依然感染乙肝病毒 。
此外 , 乙肝疫苗并不是终生免疫的 , 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的 。 乙肝疫苗一共要注射3针 。 3针结束之后的3年之内 , 97%的人体内会产生抗体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抗体会慢慢地降低 。 一般在接种后的5年后 , 抗体滴度会降低 , 这个时候如果接触到乙肝病毒的话 , 可能会再次感染 。 因此建议接种完乙肝疫苗的人群 , 在接种后的3~5年之内进行抗体滴度检测 , 根据自身情况 , 则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
由此可见 , 乙肝疫苗并不是万能的 , 想要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几率 , 除了要积极接种乙肝疫苗以外 , 还需要远离乙肝病毒的感染源 。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不妨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传播
研究发现 ,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病毒含量较高 , 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 比如:如果在纹身或者纹眉时 ,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用一根针的话 , 则有可能会感染上乙肝病毒 。 因此建议平时尽量远离这些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场所 。
·母婴传播
据相关数据得知 , 我国有4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通过母婴传播的 。 如果母亲是病毒携带者的话 , 血液、羊水中都会含有病毒 。
母亲在分娩时 , 如果不小心造成胎儿身上出现损伤时 , 伤口便会直接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羊水 , 这个时候便会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
·口口喂食、接吻
假设:家中的长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在口口喂食的过程中会导致孩子接触到病毒携带者的唾液 , 从而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接吻亦是如此 , 如果双方其中有一个人是病毒携带者 , 在接吻的过程中便有可能会使另一个人感染上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不妨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友情提醒:正常情况下 ,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是不会被感染的 。 但是如果口腔出现损伤的话 , 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 因此建议与病毒携带者用餐时 , 养成使用公筷的好习惯 ,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唾液感染 。
大家可能会觉得乙肝病毒离我们很远 。 其实 , 并非如此 , 病毒可能就存在我们身边 , 稍有不慎的话就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
感染乙肝病毒之后 , 如果不及时控制或者甲乙治疗的话 , 20%的乙肝患者会在5年之内发展成肝硬化 , 随之演变成肝癌 。 由此可见 , 感染乙肝病毒之后 , 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 避免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