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二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文章图片
变异频率逐渐加快
进入奥密克戎时期后 , 新冠病毒的变异频率有所提高 。
根据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研究数据 , 在2020年初 , 病毒变异频率的中位数(下简称为频率中位数)处于低位 , 最低时为千分之0.05;在2021年年初 , 频率中位数突破千分之一;而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 , 随着奥密克戎的出现 , 频率中位数再次突破峰值 , 达到千分之二 。
目前 , 截至7月21日 , 频率中位数为千分之2.53 , 且依旧处于上升阶段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文章图片
从基因变异位点来看 , 随着疫情的发展 , 新冠病毒基因组位置变化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
根据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研究数据 , 在2022年后 , 基因组位置发生变异情况的频率大大增加 , 例如28461点位 , 其变异频率从2020年的0 , 逐步增加至2022年7月的90%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文章图片
具体来看奥密克戎的情况 。
前文提到 , 德尔塔共产生244种变异毒株 , 而从支系的数量来看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才是最善变的 。
奥密克戎最初的Pango命名为“B.1.1.529” , 而后随着基因的突变 , 逐渐演变出5个子代分支 , 包括BA.1、BA.2、BA.3、BA.4与BA.5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文章图片
而每个分支又分化出不同数量的支系 , 其中 , BA.2分支的支系数量最多 , 共计120支;而BA.3的支系数量最少 , 仅有2支 。
同时 , BA.2也产生了数支较为危险的支系 。
针对奥密克戎的变异情况 , 世卫组织基于变体的传播速度与其潜在影响力 , 将7个支系列为监测对象 , 而有5支都为BA.2分支 , 包括前文提到的BA.2.75 。
不仅如此 , BA.1与BA.2还通过重组的方式 , 产生了28种新毒株 , 例如今年年初在英国流行的XE与XF , 以及在丹麦流行的XH、在芬兰流行的XJ等 。
据不完全统计 , 截至7月27日 , 奥密克戎所有亚型毒株的数量为263支 , 并且还在增多 。
为什么病毒变异的速度会加快呢?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涛表示 ,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 。 这类病毒的结构不稳定 , 在自身复制的过程中 , 不会清除掉突变基因 , 导致突变基因不断累积 , 病毒不断变异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另一方面 , 奥密克戎变异频率的提高 , 与其特性有关 。
相比于此前的变异毒株 , 奥密克戎的毒性减弱 , 传播速度加快 , 这导致感染的人数激增 , 并且病毒在人体内存活的时间也被延长 。 因此病毒自我复制的次数增多 , 突变的概率也增大 , 出现亚变体的数量也就越多 。
变异方向未知
从数据上来看 , 新冠病毒似乎呈现出传播力逐渐增强、病死率逐渐降低的发展趋势 。
在R0值上 , 奥密克戎BA.1(9.5)已是原始毒株(3.3)的3倍之多 , 是德尔塔(5.1)的1.86倍 。 而奥密克戎亚变体的R0值更高 , BA.2的R0值达到13.3 , BA.4/BA.5的R0值更是达到18.6 , 是原始毒株的5.6倍之多 。
相比于德尔塔 , 奥密克戎的重症风险较低 。
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 , 在确诊后三十天 , 奥密克戎BA.1在住院情况、重病程度、死亡风险上都远低于德尔塔 。 住院风险下降了40% , 重病率是德尔塔的一半 , 而死亡的风险也仅为德尔塔的五分之一 。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亚变体!新冠病毒变异为何越来越快?
文章图片
按这样的趋势发展 , 与新冠病毒共存指日可待?答案是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