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来源:中国公众健康网】
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文章图片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 , 由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 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其它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残疾和自闭症在内的发育障碍 。
精神疾病是一类高度遗传的多基因复杂性疾病 , 其中精神分裂症、孤独症以及双向障碍等疾病的遗传率高达80% , 抑郁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等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率 , 约为40%~60% 。
孕妈妈胎检时可以查出胎儿
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吗
对于神经性耳聋、21三体综合征这种先天性确定的 , 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发育迟滞、威廉姆斯综合征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 这种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疾病 , 可以通过羊水穿刺 , 或者说通过母血DNA检测能够检测到 。
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文章图片
所谓的母血DNA就是 , 抽取孕妈妈的静脉血 , 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技术 , 从中找出来游离的很小量的胎儿DNA 。 胎儿的DNA胎盘渗透到妈妈的静脉血当中 , 这个时候是可以在妈妈血当中检测出来 。 所以对刚才提到的几种细胞遗传学的一些疾病 , 是可以通过羊水穿刺和母血的DNA检测来筛查出来的 。
但对于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这些 , 目前还是没有能够达到孕期检测出的水平 , 只有到他一定的发病年龄 , 有一些异常的表现 , 才能够诊断出来 。
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
能否生宝宝
精神疾病患者如果想要孩子 , 其遗传风险确实比一般人群高 , 但毕竟还有90%左右是正常的 , 只有5%-10%会患病 。 所以 , 病人和家属不要丧失信心 。
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文章图片
精神疾病的遗传与病人本身的状态有关系 , 与病情恢复得好不好 , 功能恢复得好不好有关系 。 所谓恢复得好 , 意思是说患病的学生能去上学了 , 患病的职工能够正常工作了 , 患病的家庭主妇能承担起家务劳动了 。 有些病人 , 病情好转后又复发了 , 这是应该高度关注的一种情况 。
精神疾病是一种由于大脑存在缺陷、不完美带来的病 , 它的治疗只能是长程的 , 难以治愈 , 只能控制 , 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 。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 如果反复复发 , 造成的功能缺陷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遗传性的精神病
孕期可以预防吗
孕妈妈前三个月可以建议用点叶酸 , 多元维生素 。
这个可以促进早期胚胎的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 , 来防止他后期的一些脑高级功能 , 比如精神功能的一些异常 , 这是非常必要的 。
参考文献
[1]郭雅明,汪金涛,李文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发展和现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3):141-142.
[2]李晓白.精神疾病遗传动物模型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2):65-69.
[3]王传跃.精神疾病会遗传吗?[J].心理与健康,2012(03):6-7.
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来源:中国公众健康网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梦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