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一颗果 富了一县人( 二 )


吉县果业部门正是看中了王耀存的“叶相修剪法” , 特别聘请他指导全县7个乡镇的15个果园 , 技术成熟后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 目前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 “明年效果会比今年更明显 。 ”王耀存说 。
半空里的防雹网
要实现苹果的优产、高产 , 吉县在果业防灾减灾以及智慧化、大数据管理等方面也下了大工夫 。
站在柏山寺乡西岭双千亩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的大平台上 , 远远看去 , 一层“薄雾”笼罩在果园上方 。 走近看 , 这层薄雾是罩在果园上的一层防雹网 。 “2013年、2014年 , 吉县的苹果都遭遇了冰雹袭击 , 导致那两年的苹果几乎没有了商业价值 。 ”吉县苹果试验站站长葛成稳说 , “县里大力扶持果园铺设防雹网 , 也会给一些项目资金补贴 , 由合作社申请 , 今年又有2000亩果园搭建了防雹网 。 ”“咱们全县防雹网铺设的面积大吗?”“美丽山西生态行”采访团采访人员问道 。 “铺设一亩防雹网的各项成本算下来得三四千元 , 政府每亩补贴500元 , 果农们考虑到成本问题 , 大多数还是观望 , 积极性不是太高 。 不过 , 减少冰雹灾害 , 不仅有防雹网 , 果业部门还可以通过打炮驱散冰雹 。 目前 , 全县投入了8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 , 用来减少冰雹的危害 。 ”葛成稳说 。
吕占德是吉县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三堠站的工作人员 , 每个站根据要求需有3名人员参与放炮作业 。 吕占德说 , 2021年三堠站放了200多发炮弹 , 今年已经打了两次 , 每次20多发炮弹 , 一共发射了40多发炮弹 。 什么时间放炮要看气象部门的气象云图 , 按照指令发射 。 根据他的经验 , 每年的6月至9月是冰雹发生的主要时段 , 一般时间是下午2点至4点 , 晚上6点至9点 。 吕占德说 , 有冰雹时的云层 , 常常会呈现出暗红色 。 “发射炮弹主要是把冰雹打散或者打小 , 减小冰雹对果园的损害 。 ”葛成稳说 。
除了冰雹带来的危害 , 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 , 一些优质果园还配备了病虫害物理防治系统、智能化水肥一体设施等功能化基础设施 , 这些系统可以将果园的土壤情况、虫害情况通过图像和数据的方式无线传输到智慧果业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 技术人员远程就可以掌握果园中的动态 。
政府部门还积极动员果农办理农业保险 , 财政每亩补贴112元 , 农户自筹48元 , 全县有16万余亩果园办理了苹果保险 。
试验田里的新品种
果园是果农安身立命的根本 , 政府部门以各种方式引导或是帮扶果业发展 , 都是为了让这项产业能富了百姓的钱袋子 。
柏山寺乡西岭双千亩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中 , 有240亩是山西直供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的 。
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介绍说 , 直供深圳的苹果品质要达到对方要求的标准 , 苹果的品质肯定要更为出众 , 一般这些苹果的卖价比其他苹果每斤要高出2元 , 地头价都在4.5元以上了 , 今年可能比这个价格还要高 。 “2021年我们基地给深圳发了300多万斤苹果 , 今年那头增加了社区推广活动 , 我估计能冲到500万斤 。 ”
优质优价 , 市场就是指挥棒 , 提升品质 , 就是增加财富 。
目前吉县苹果中富士系占70%左右 , 而且树龄25年以上的果树占30%—40% 。 随着果业的发展 , 老果园面临着需要改造 , 提质、更新等问题 。
吉县苹果试验站站长葛成稳带着采访团采访人员走访了他工作的试验田——位于吉县永固乡永固村的三新示范基地 。 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吉县人民政府共建的吉县苹果试验示范站 , 2020年4月开始种植 , 总共160亩 。 “三新就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 ”葛成稳说 , 试验田是高标准建设的吉县首座苹果矮化密植标杆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