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一颗果 富了一县人( 三 )


路边各色草花艳丽夺目 , 果园内的果树都是“小矮人” , 刚刚3年的果树 , 挂果还不够稠密 , 每个品种前的简介牌上有图有文字 。
这些以新模式、新技术培养的新品种 , 是未来吉县苹果的新希望 。
时尚的苹果小店
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 吉县苹果产业在全产业链的发展中已经非常完善 , 在县城及周边 , 抬眼就能看到跟苹果相关的各种业态及店铺 , 果袋、农药、冷库、包装……从一棵苗种到地里 , 到一颗苹果走出吉县、走向世界的每一个环节 , 在吉县你都能找到 。
吉昌镇与县城一桥之隔 , 跨过县城东关桥 , 走不远就遇到一家挂着吉县苹果的专卖店 。 夜色中的小店很有时尚气息 , 专做苹果礼品销售 , 店主姓刘 , 三十岁 。
7月 , 不是苹果上市的季节 , 店里有半年没啥顾客了 。 “开这样一家店 , 能顾住成本吗?”采访人员问 。 “一开始是朋友们走亲访友时要苹果 , 觉得市面的包装不够亮眼 , 然后就自己设计了礼盒包装开始销售 。 ”小刘说 , 自己包装的苹果主要顾客群体是吉县人 , 买来送外地的亲戚朋友 。 对于这样的市场 , 苹果的品质要好 , 包装要有品位 , 价格还不能高了 。 “我们都是自己去果园选苹果 , 一般都是去比较远的山上 , 那儿的苹果硬 , 走快递不容易碰伤 。 ”小刘靠着对苹果品质的严要求 , 获得了稳固的客户群体 , “现在差不多一年能销售一万盒左右吧 , 苹果季节性太强 , 每年也只有快过年能卖一段时间 , 其余大半年 , 店里都没啥人 。 ”
小店的生意能有稳固的客户 , 苹果的品质是主要的 , 外包装的审美也左右着人们的消费 。 “大家都希望送人送得有面子 , 包装的品质很重要 。 ”小刘把年轻人的审美也融入到了苹果产业中 。
30余年种植历史 , 28万亩果园 , 12亿产值 。 这一枚小小的苹果 , 已经是吉县人的生活所赖 , 它是吉县娃娃们的新书、新本、新衣裳 , 更是吉县人的新房、新车、新生活 。
种好一颗果 , 富了一县人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李雅丽
1.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左)与吉县苹果试验站站长葛成稳(右)交流今年苹果长势以及未来行情 。
2.果农在专家指导下给苹果剪枝 。
3.果农们将剪下的苹果枝条粉碎之后制成有机肥 , 再度送回苹果园中 , 给果树做肥料 。
4.果业部门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对吉县苹果开展线上销售 。
5.果园上方架设的防雹网 。
6.通过病虫害物理防治系统、智能化水肥一体设施等功能化基础设施 , 果园就可以把病虫害情况、土壤状况、天气、温度、光照等数据传送到智慧果业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
7.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三堠站的工作人员吕占德展示防雹作业使用的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