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人,停止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01
陷入“精神内耗”的地产人
“精神内耗”一词可谓精准地踩中时代情绪 , 与其相关的人物和话题肉眼可见的在全网引爆了不同程度的传播和解读 , 人们依靠这些来缓和自身的焦虑和内耗 , 其中也包括地产人 。
称自己有精神内耗的 , 逃不过这三种人 , 一是高敏感人群 , 他们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反应更强烈;二是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病症的患者 , 流行词掩盖了他们的病情;三是对未来感到迷茫、焦虑的人 , 他们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 自己和自己拉扯 , 长此以往 , 体力和精神都被消耗殆尽 , 正如知乎某位网友所说:言未出 , 结局已上演无数版本;行未动 , 心中已隔万重山;人未见 , 对方回应已经七十二变;事已过 , 频频回头幻想故戏重演;境已迁 , 仍停过去无法轻装上阵;精神内耗 , 就是从虚构剧情里寻求事实真相 。
在整体大环境下行 , 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地产行业竞争加剧 , 出现比较严重的信用危机的当下 , 地产人 , 或多或少 , 都在经历精神内耗 , 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想卷卷不动 , 躺又躺不下 。
地产人,停止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地产人难以应对精细化管理、新时期考核体系所带来的“无用工作”陷阱 。
有些房企做管理 , 就是让员工事无巨细的上报 , 日报周报月报 , 每月一个小总结 , 每季一个大复盘 , 不抓实际工作成效 , 天天就盯着交报告 。
有些房企也开始颁布关于特殊时刻取消节假日休息、改为“弹性工作制”的通知 , 变相延长员工的上班时间;更有甚者因为内卷情况的产生 , 搞得都不敢下班 , 混也要混到九点十点 , 不然好像自己工作量不饱和似的 。
与此同时 , 地产人更难以面对行业衰退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
有些房企降薪 , 直接将员工薪水砍掉20%-30% , 或是取消加班费、取消餐补/车补等方式间接降薪 。 有些房企裁员 , 且不是外界所知晓的裁员30%-40% , 而是多次30%的叠加 。
无论被降薪还是被裁员 , 地产人都在迷茫自己的工作价值:自己的能力是否有竞争力?究竟是直接躺平 , 还是卷起来?随着地产规模的缩小 , 待遇也会下降 , 是否还要留在地产行业?好像也没什么其他本领 , 离开了做什么?……
地产人,停止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 , 适量的精神内耗是有益的 。 心理健康并不等于零内耗 , 相对比较健康的状态是"livewith" , 焦虑 , 但可以带着焦虑朝前走 , 做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
精神内耗的反刍过程 , 就好比扔掉一堆垃圾 , 在扔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忍受垃圾散发的臭味 , 一旦垃圾被清理 , 便能够更理性、更乐观 , 铆足干劲 , 获得新生 。
DiChanRen
02
地产人 , 要站上更高层级思考
其实大部分地产人的精神内耗 , 都是源于对未来的迷茫 。 而能否从迷茫中拨开云雾见天日 , 关键和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和思考有关 。
高手思考问题 , 有6个层次 , 这来源于罗伯特·迪尔茨根据神经语言程序学于1991年推出的“NLP理解层次模型” 。 理解层次模型能够帮助受导者找到从困惑所在 , 并与自己潜意识的深层力量联系 , 更快捷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6个层次有高低之分 , 低维度的视角看某个问题 , 觉得无法解决的时候 , 提高思考的维度 , 也许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 而地产人想要做出改变 , 走出精神内耗 , 最好的方法是从更高的层次思考 。
地产人,停止无意义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