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阅读障碍揭秘

本文转自:光明网
作者:梁丹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日前 , 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 , 我国文盲率已下降至2.67% 。 识字阅读如此普及 , 以至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 那就是学会阅读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读写障碍”的表现
19世纪末 , 《英国医学杂志》记载过这样一个案例:男孩佩西拥有出色的智力和完好的感知能力 , 从7岁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 但直到14岁他仍然无法顺利阅读 , 只能很吃力地拼出单音节词 。 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典型的发展性阅读障碍 , 有时也被称为“读写障碍” 。
一百多年过去了 , 当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识如下: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 , 表现为难以准确和/或流畅地识别字词 , 个体具有正常的智力、生活环境及教育水平 , 同时在听觉、视觉和神经系统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损伤 , 但阅读成绩明显低于同龄水平 , 处于困难状态 。
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生在字词层面 。 教过佩西多年的校长说 , 如果教学完全采用口语讲述 , 那么佩西将是学校里最聪明的人 , 也就是说 , 佩西的语言理解力是完好的 。
一般人往往分不清发展性阅读障碍和阅读理解障碍 , 其实它们截然不同 , 甚至存在类似“反像关系”: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字词识别有困难但理解意义没有问题 , 阅读理解障碍者可以识别字词但理解不了所读的内容 。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诱发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因素 , 虽然最初发现于拼音文字的学习者中 , 但其具有普遍性 , 不同文字类型的学习者发生率类似 , 一般认为在5%到10%之间 。 当然 , 因为文字属性不同 , 障碍的具体表现会有所差异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常见表现为:识字量低于预期的年龄和教育水平 , 不认识已经学习过的字 , 读错字(如将“惭愧”读成“jiànɡuǐ”) , 读漏字 , 读的时候跳行、错行;或是即使能读对 , 但所花时间明显长于同龄人 , 犹豫停顿次数多 。 另外 , 除了“读”的方面外 , 有些儿童还伴随“写”的问题 , 学过的很多字完全不会写 , 用同音字替代(如将“汉子”写成“旱子”) , 混淆词内的两个汉字(如听写“世界”的“世”却写成“界”) , 写错偏旁(如将“欺”的右边写成反文旁) , 等等 。 有时候儿童的某些表现令人迷惑:他可以对着课本流利地朗读一篇课文 , 但如果要求他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某个字(比如请他指出所有的“中”字) , 他却无法完成 。
发展性阅读障碍揭秘
文章图片
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的儿童活动 。 新华社发
发展性阅读障碍揭秘
文章图片
湖南省资兴市图书馆宇凰国学分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 新华社发
发展性阅读障碍揭秘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 , 小朋友们参与分享活动 。 新华社发
阅读障碍如何发生
要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表现 , 就需要了解字词阅读经历了哪些加工过程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 而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这里不讨论聋人的自然手语 , 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 阅读就是要将书面的视觉符号转换成语言代码 , 这是字词解码最关键的一环 。
以“口”字的阅读为例 , “口”记录了口语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kǒu+人或动物的进食器官】 , 阅读者通常必须要借助kǒu这个音 , 才会通过音知道该字形代表的是“进食器官”的意义 , 语音是连接字形和口语系统的媒介 。 如果不能由字形联想到字音 , 那么对儿童而言 , “口”就仅仅是一个四边形 。 不同的文字在字形如何联系字音上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英语借助字母或字母串记录口语中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 像right这个词 , r对应一个音素/r/ , i对应两个音素/a?/ , ght对应一个音素/t/;而汉字则采用一个方块字形记录一个由单个音素或多个音素构成的单位——音节 , 更确切一点 , 是一个有特定声调的音节 。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将字形与字音联系 , 文字学习都是要记住字形和字音的对应关系 , 即形音配对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