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重磅论文涉嫌造假 16年研究是否前功尽弃?( 二 )


唯一在临床Ⅲ期研究中可能有效的药物aducanumab(美国百健公司)受到了FDA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咨询委员会(PeripheralandCentralNervousSystemDrugsAdvisoryCommittee)的质疑 。 “不过 , 这次的论文造假将会给以Aβ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和试验蒙上不小的阴影 。 ”陶青青说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何进展?
药物开发、物理治疗“在路上”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 , 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 数据显示 , 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 , 超过一千万 。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 , 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
那么 , 目前关于阿尔海默病的治疗是否有新的进展?
陶青青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研究热点是疾病的修饰治疗:“这十几年出现了20多种针对β-分泌酶、γ-分泌酶、神经炎症或tau蛋白等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重要靶点的药物 , 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通过Ⅲ期临床试验 。 ”
究其原因 , 她认为是多因素影响的 。
“首先是临床试验入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处疾病阶段不够早 , 有些患者神经元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 药物已经无法逆转这样的变化;其次目前的实验动物模型还不能完全模拟人体内的环境 , 所以在实验动物身上有效并不能代表在人体内也有效 。 ”不过 , 陶青青相信 , 随着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 阿尔茨海默病一定会被人类攻克 。
杭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副院(所)长黄文海表示 , 现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 大家也都在寻找新靶点、新机制的药物:“目前也有很多新兴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 比如我们专注的‘蛋白敲除与逆敲除’平台开发的一些候选药物 , 已经在浙江省科技厅等的大力支持下 , 开展临床前评价研究了 。 ”
他解释 , 和大名鼎鼎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基因敲除”类似 , “蛋白敲除和逆敲除”平台可以针对功能性蛋白进行蛋白层面的“敲除和逆敲除” , 实现传统小分子靶向药物中“不可成药靶点”的药物开发 。
“目前我们研发的WBB-0055和YWS-0219两种药物 , 主要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毒性Tau蛋白的敲除 , 希望能从根本上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 , 而不仅仅只是改善症状 。 所以那篇热门文章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 ”黄文海说 , “不过 , 这是新技术 , 目前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 距离惠及患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阿尔茨海默病重磅论文涉嫌造假 16年研究是否前功尽弃?
文章图片
陈炜主任医师团队研究成果
在陈炜主任医师看来 ,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 , 对大脑的损害是全方位、多靶点、多网络的 , 所以物理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方法 。
他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 , 对轻、中度AD患者进行顶叶-海马功能连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共进行2周10次的刺激 , 通过分析认知心理量表评分、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的变化 , 考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 研究结果显示 , 即使是短短的2周治疗 , 基于功能连接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也能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
据悉 ,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杭州市科学技术重大项目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