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精准用药,这家医院用上药物基因检测技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为确保精准用药,这家医院用上药物基因检测技术
文章图片
血清药浓度检测 。 通讯员张全录摄
为确保精准用药,这家医院用上药物基因检测技术】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8日讯(采访人员武叶通讯员张全录)8月4日 , 淋巴结核患者小雨(化名)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复查 , 发现术后药物治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这样的效果 , 与药物浓度检测及药物代谢基因技术的保驾护航分不开 。
市肺科医院药学部药师张欢介绍 , 小雨术后通过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进行强化治疗 , 但效果不显著 。 为此 , 医生程长浩安排小雨做了一个药物浓度检测 , 果然发现 , 在常规用药量的情况下 , 其血清药物浓度很低 。
原来 , 每一种药物在人群中的代谢是有差异的 , 亚洲人群中约49%的人因为基因差异 , 对异烟肼的代谢更快 。 小雨属不属于这种情况呢?这就需要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 后经检测证实 , 小雨确实属于快代谢人群 。 这类患者就需要加大药物剂量 , 方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根据血清药浓度检测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 , 程长浩医生将患者“异烟肼”每日用药剂量从300毫克调整500毫克 。 1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药物浓度 , 结果发现已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
“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合理了 , 那这些药物抵达病灶后 , 浓度是否会降低?”小雨这一句极其专业性的提问 , 恰好问到了药学部主任周铭团队目前研究的领域 。
周铭介绍 , 通过团队的研究 , 发现“异烟肼”在血液中的浓度与淋巴结的浓度正相关 , 在注射给药后1小时或口服给药后2小时 , 淋巴组织和血清浓度比约为5.6 , 说明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 , 淋巴结组织中浓度同样可以达标 。 这一发现 ,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
为确保精准用药,这家医院用上药物基因检测技术
文章图片
临床药师马丽华正在为患者分析用药情况 。 通讯员张全录摄
临床药师马丽华提醒 , 结核病强化治疗期仅两个月 , 这一阶段的用药非常关键 , 但效果常不能立竿见影 。 药物浓度检测及基因检测 , 便成为医生科学用药的精准量表 。
从去年起 , 武汉市肺科医院开始开展有关结核药物的血液浓度检测及基因检测 。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 若效果不理想 , 医生通常会安排患者进行药物血液浓度检测 , 必要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检测 ,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 如果患者自己对药物品种或剂量有疑问 , 也可以主动向医生提出检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