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是道、孝、寿、佛文化的发祥地

“寿比南山” , 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 常用于对老人的祝颂 , 其出自于《诗经·小雅·天保》:
“如月之恒 , 如日之升 , 如南山之寿 , 不骞不崩 。 如松柏之茂 , 无不尔或承 。 ”
自然就是:如上弦的月亮 , 如初升的太阳 。 如南山之寿 , 不会崩塌陷落 。 如松柏树枝 , 长青不衰 。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是道、孝、寿、佛文化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那“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呢?
没错 ,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 , 指的就是太乙山 , 又称地肺山、周南山、南山 , 这些名字可能不太熟悉 , 但它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 , 那就是终南山 。
终南山位于陕西秦岭山脉的中段 , 总面积达4851平方千米 , 海拔2604米 。
《长安县志》记载: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是道、孝、寿、佛文化的发祥地】“终南横亘关中南面 , 西起秦岭 , 东至蓝田 , 相距八百里 , 昔人言山之大者 , 太行而外 , 莫如终南 。 ”
终南山 , 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 。 提到终南山大家会不会想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终南山全真教呢!虽然这是小说 , 不过事实上 , 终南山确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圣地 。
当然 , 终南山除了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圣地之外 , 其还是我国道文化、孝文化、寿文化、佛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因为终南山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隐士 , 比较著名的李耳(太上老君)、尹喜(文始真人)、赵公明(财神)、商山四皓、张良、汉钟离、孙思邈、钟馗、诗人王维、刘海蟾、王重阳等等 。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是道、孝、寿、佛文化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终南山和道家的渊源 , 据说是在春秋时期 , 当时的函谷关尹喜在终南山居住 , 在那里建楼观台 , 他是当时的天文星象学家 , 做的就是观天象来了解天大大事 。 一天他突然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 。
尹喜精通天文星象 , 他通过紫气东来、吉星西行就认为过不多久就会有圣人到此 , 所以就每天在此等候圣人的出现 。
没过多久 , 就有一个骑青牛的老者来了 , 这老者就是天下闻名的李耳 。 于是尹喜就把他请到楼观台 , 并让他给自己讲经著书 。
后来李耳就在终南山给尹喜讲授了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 。 据传说楼观台就是李耳讲经之处 。 后来李耳被尊为道祖 , 尹喜则尊为文始真人 。 而那座楼观就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
自从尹喜建楼观后 , 后来历朝历代都曾在终南山修建 , 比如秦始皇在终南山建庙祭祀老子(李耳) , 汉武帝建老子祠 。
后来到魏晋南北朝时 , 又有了楼观道派 。 楼观道派是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而得名 。 对当时皇家宗室信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座山?是道、孝、寿、佛文化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终南山 , 除了“寿比南山”这个典故外 , 还有一个“终南捷径”的典故 。
终南捷径
唐朝有个卢藏用 , 他很想做官 , 但却一直不如意 , 于是他就去终南山做一个隐居的隐士 。 当然他不是真的去做隐士 , 而是一心想做官 。 他去终南山隐居只不过是借终南山的名气 , 提高自己隐士的名声 , 这样就可以引起皇帝的注意 , 果不其然 , 皇帝后来还真的让他做了官 , 如此卢藏用就达到了做官的目的 。
而当时有一个和卢藏用想法不同、做法一样的人 , 他就是司马承祯 , 司马承祯少时学道、无心为官 , 有极好的文学修养 , 朝廷知道后 , 就征诏司马承祯做官 , 但司马承祯却不想做官 , 于是他就准备隐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