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豆香透四方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压榨水分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用纱布把豆花包起来制作豆干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刚制作好的豆干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石桅村的早晨薄雾笼罩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用荞木灰腌制豆干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把小葱添加进豆花里用来制作葱花豆干
大方豆香透四方
文章图片
包豆干
大方豆香透四方】一个火炉 , 一张烤架 , 几人围炉坐下 , 豆干“煽”着 , 龙门阵“摆”着(“煽豆干” , 方言 , 意指吃烤豆干;“摆龙门阵” , 方言 , 意为聊天) , 豆干香味四溢 , 谈笑声不绝于耳 , 一晃 , 便是大半天的光景 。 而豆干 , 便是其间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豆制品是毕节人饮食生活里的重要角色 , 无论是街边碳烤 , 还是饭店里的爆炒火锅 , 抑或是小吃店里烙、炸 , 都少不了豆制品 。 因地域、环境差异 , 毕节多地都有风味独特的豆制品 , 比如七星关区的朱昌豆干、黔西市的糍粑包豆腐、织金县的八步豆干等等 , 其中翘楚 , 当属大方豆制品 。
大方豆制品成名已久 , 可谓“家底深厚、阵容强大” , 其品种多、吃法多 , 是许多毕节人聚会宴请的必点佳肴 。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 毕节市中部 , 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 , 水源丰沛 , 水质优越 , 气候温暖湿润 ,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非常适合优质大豆的生长 , 也为大方豆制品的制作与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明朝末年 , 豆制品制作技艺传入大方 。 时有湖广人褚氏 , 途经大方南郊沙坝 , 因口渴在沙坝休憩饮水 , 清甜甘洌的水质引起了褚氏特别关注 , 遂决定在沙坝定居 , 并经营祖传的豆腐、豆干等豆制品生意 。 经过几年发展 , 褚氏生产加工的豆制品声名远播 。
清朝时 , 豆制品制作技艺遍及当时的大方各地 , 尤以沙坝、小屯、城关等地的豆制品最受欢迎 。 《贵州通志·风土志》中有记载:“豆豉各州县产 , 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 ”
1957年 , 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 。 2009年9月 , 大方豆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1年9月 , 中国食品流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豆制品之乡”荣誉称号 。 2018年 , 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 , 大方人用勤劳和智慧 , 不断创新豆制品制作技艺 , 并依托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 , 大规模发展优质大豆 , 挖掘大豆价值 , 让一颗大豆“七十二变” 。 如今 , 大方豆制品已发展有豆腐、豆干、豆棒、豆豉、豆腐皮、豆腐丝、腐竹等系列产品 , 创新研制煽鸡点豆腐、豆干火锅、豆豉辣椒等系列美食 , 不仅丰富了当地的餐饮文化 , 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

清晨5点 , 天蒙蒙亮 , 打豆浆的最佳时辰 , 大方县对江镇石桅村豆香四溢 , 随风飘散开 。 白布河老董豆干豆制品手工作坊里 , 徐梅正在打浆、煮浆……
徐梅今年35岁 , 她的豆制品制作技艺是家传手艺 , 传到她这代是第四代 , 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 。 徐梅家的手工作坊以生产豆干为主 , 产品很畅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