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中医”吴耀持坐诊长宁18年,将中医药的优势广泛应用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他不是长宁“土生土长”的医生 , 却在18年中从未停止过服务长宁百姓;他对待患者平易近人 , 对待自己的学生却近乎“苛刻”;虽已年逾六旬 , 可他“一枚银针为百姓”的信念始终未变 。 他就是“上海名中医”吴耀持 。
8月流火 。
周一下午 , 吴耀持教授照例来到位于仙霞西路601号的神州医院坐诊 , 来问诊的 , 既有长期“追随”他的老患者 , 也有慕名而来的新患者 。
“上海名中医”吴耀持坐诊长宁18年,将中医药的优势广泛应用
文章图片
白女士是吴耀持的老患者 , 这几天腰痛的老毛病犯了 , 便提前预约了吴耀持的门诊 。
于是 , 为白女士把脉、针灸、龙骨灸、杵针 , 每一项治疗吴耀持都亲力亲为 。
“龙骨灸也叫督脉灸、长蛇灸 , 即在督脉上进行艾灸治病 。 督脉是阳经之海 , 龙骨灸能刺激人体阳气 , 具有祛寒祛湿、滋火壮阳的功效 , 可以治疗疲劳、哮喘、各种慢性关节炎、颈椎等疾病 。 也可作为慢性病、虚证患者的常规保健项目 。 ”吴耀持一边一根根点燃艾柱 , 一边对采访人员说 。
将灸箱放在患者的后背上 , 接着吴耀持又为患者进行了杵针治疗 。
“上海名中医”吴耀持坐诊长宁18年,将中医药的优势广泛应用
文章图片
“用杵针刺激人体体表腧穴 , 可调和阴阳 , 扶正祛邪 , 疏通经络 , 行气活血 , 从而达到治病强身 , 康复保健的目的 。 ”听吴耀持介绍到这里 , 治疗床上白女士接过话:“而且特别舒服 , 每次吴教授给我进行杵针点穴时 , 我都会产生睡意 。 ”
吴耀持所传承的“陆氏针灸疗法”产生于清末民初 , 是近现代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 。 2011年 , “陆氏针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作为“陆氏针灸疗法”第四代入室弟子、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吴耀持教授 , 携其团队于去年4月入驻上海神州医院 , 这也为附近的居民带来了福音 。
熟悉长宁中医的居民可以看出 , 在“陆氏针灸上海神州医院工作室”的14名成员中 , 有5位来自长宁 , 他们分别是来自天山中医医院的崔晓和李艳 , 来自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丽敏和张奕奕 , 以及来自同仁医院的吕瑛 。
提到自己的学生和弟子 , 吴耀持脸上写满了自豪 。 “十几年来 , 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 看着他们研究生毕业 , 博士毕业 , 看着他们从主治医师成为主任医生 , 看着他们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 , 作为老师 , 我心甚慰 。 ”
“上海名中医”吴耀持坐诊长宁18年,将中医药的优势广泛应用
文章图片
而提到恩师吴耀持 , 学生们则更多的是尊敬和感激 。
“吴老师是我研究生导师 , 对我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 研究生学习中 , 从实战到理论 , 老师全部是高标准要求 。 就拿我的毕业论文来说 , 就是改了又改 , 记得论文答辩那天是上午10点半开题 , 早上8点钟吴老师还打电话给我提出修改意见 。 ”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主任崔晓回忆起老师的严厉时笑着问采访人员:“采访时 , 你觉得吴老师严厉吗?”“不觉得啊 , 就觉得吴老师很亲切 。 ”“那是因为你不是他的学生 。 ”说到这里崔晓又笑了 , “吴老师对学生的严厉人尽皆知 , 对学生的温暖也有目共睹 。 一次 , 吴老师亲自带着我到外地见一位导师 , 这让我终生难忘 。 老师的很多绝活我也传承了下来 , 比如治疗急性腰扭伤已被我广泛运用于日常 , 为众多患者带去了福音 。 ”
和崔晓一样获益的 , 还有虹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 。
这天下午 , 又到了“陆瘦燕针灸传承研究中心虹桥(长宁)分中心”教学门诊开诊的时间 , 吴耀持教授和他的老师陆李还教授如期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