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

大寒宜进补:食牛羊肉 , 喝腊八粥 , 品美酒佳肴 。 大寒忌:穿衣单薄 , 吃喝冰凉食物 , 与人交恶 。 大寒和腊八同天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只剩二十几天时间 , 别太计较过去 , 默默等待新年到来 。 我国二十四节 , 大寒压轴 , 携裹着冬寒 , 迎接着春暖 。
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古人将大寒分成三候:一候时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 太阳照射时间变长 , 母鸡能孵化小鸡;二候时温度持续降低 , 鹰隼食物量减小 , 无法填饱肚子 , 疯狂寻觅食物;三候时河中水冻的坚硬无比 , 人们能在河面开展冰上游戏 。 很明显能看到 , 大寒节气温度虽不比小寒 , 但温度相对来说还非常低 , 要注意日常保暖 。
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
文章图片
按我国古代诗词看 , 冬季若是暖冬 , 春天的气息会浓烈无比 。 在山间能看到绽放的桃花 , 能看到藏在深水的鱼蠢蠢欲动 , 能听到腊梅枝头阵阵鸟鸣……看不到的是泥土中的蚯蚓和青草早就苏醒 。 不过按今年大气候来看 , 北方地区寒潮和拉尼娜将导致我国大部分都是冷冬 , 除非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俗语:“大寒日不寒 , 稻麦坐水牢”的意思很简单:大寒期间 , 温度高的话 , 来年夏秋季节雨水足 , 稻麦会浸泡在水中 , 产量和质量都会下降 。 这句俗语来源于古人生活经验 , 三九四九天不冷 , 气候就属于反常 , 发生极端天气现象的概率大 , 粮食会因此大幅度减产 。
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
文章图片
来年夏秋季是否发生水灾无法确定 , 但暖冬影响农业生产是肯定的 , 具体会有三点:一是冬季温度高 , 庄稼会生长 , 遇到春寒或春寒天气 , 就会遭毁灭性打击;二是冬季温度高 , 土壤中的病虫害 , 会正常生长 , 春夏季节会啃食庄稼根部;三是庄稼缺乏积雪覆盖 , 庄稼会直接覆盖在寒冬中 , 会出现冻害 。 除此外 , 倒春寒和春旱在暖冬年里 , 发生的概率高 。
有句俗语叫“夏至东南风 , 平地把船撑”意思和“坐水牢”大致相同 , 吹起东南风 , 降雨量大 , 持续性的降雨 , 会短时间内填满农田 , 就变成坐水牢 。 本质上看 , 坐水牢就是降雨量大 , 但农田排水设施不全 , 因此出现积水 。
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
文章图片
其实不管大寒是暖 , 还是冷 , 对来年天气的影响有限 。 一是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大 , 南北和东西降雨天壤之别;二是我国在农田建设中 , 大都会重视排水设施 , 遭遇大暴雨 , 能做到及时排水清淤 。 在北方地区降雨带来影响小 , 农田常年是缺水状态;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降雨 , 农田就会被积水淹没 , 庄稼倒伏 , 有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
俗语:“大寒日不寒 , 稻麦坐水牢”只是古人劳动经验的总结 , 不用太担心 。 在现代社会拥有如此先进的科学技术 , 都不能准确预测 , 何况是古代 。 不过如果出现持续性降雨 , 就要考虑农田排水问题 , 庄稼倒伏必然会有减产 。
大寒节气,农谚:大寒日不寒,稻麦坐水牢,啥意思?水牢是什么?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