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的生腌海鲜 寄生虫也爱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徐媛通讯员程丹实习生谭政添
最近 , 生腌海鲜在网络上火了 。
软嫩爽滑的生鱼片、清爽冰凉的醉虾……酷暑下 , 生腌海鲜唤醒了不少人的味觉 。
一些人对生腌海鲜赞不绝口 , 表示越吃越上瘾;一些人却担忧:生腌海鲜里面没有寄生虫吗?生海鲜真能蘸上配料就直接开吃?对此 , 医生提醒 , 食用生腌海鲜有风险 , 白酒并不能短时间杀死微生物 , 生腌海鲜中可能携带多种致病菌 , 还可能存在肝吸虫和异尖线虫等寄生虫 , 经常吃生鱼片、醉虾的人一定要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查和杀虫治疗 。
你爱吃的生腌海鲜 寄生虫也爱
文章图片
吃生鱼片和醉虾吃出“肝吸虫”
刘女士最近半个月“没了口福” , 不管吃什么 , 她总感觉腹胀、不消化 。 在医院 , 她做了大便常规检查 , 结果把她吓了一大跳——她的粪便中有肝吸虫卵 。 随后 , 她来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 复查的大便常规以及肝吸虫抗体两项检查皆为阳性 , 被确诊为肝吸虫病 。 虫卵从何而来?原来一个月前 , 刘女士在吃夜宵时 , 食用了生鱼片和醉虾 。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一科主任曾妍介绍 , 肝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重点防治人兽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 由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导致 , 主要寄生在肝胆管 , 有靠肝“吃”肝的“恶名” 。
“进食生鱼片或未熟透的鱼虾后出现了肝区或上腹部疼痛、腹泻、黄疸等症状者 , 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 ”曾妍介绍 , 该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 , 常见的症状有腹胀、食欲不振、肝肿大、上腹隐痛以及精神不振 , 严重的表现为腹泻 。
肝吸虫病的病症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 , 但通常有一定的潜伏期 , 与急性肠胃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和食物中毒有所区分 。 曾妍提醒市民 , 肝吸虫病严重感染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胆管癌等并发症 。 早在2009年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肝吸虫感染列入导致肝胆管癌的生物因素 。 研究表明 , 肝吸虫感染者发生肝胆管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4.5倍 。
想要避免肝吸虫感染 ,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尽量避免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 如生鱼片以及生虾、生蟹等 , 吃鱼虾之前一定要将其彻底加工煮熟 。 对于肝吸虫而言 , 只要在90℃至100℃的温度下持续加热15秒以上 , 就能将其完全消灭 。
另外 , 生活中要避免进食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食物 , 生、熟砧板要分开使用 , 勿用盛过生鱼、虾的容器盛熟食 , 防止交叉污染 。
高浓度酒不能杀死生腌海鲜中的细菌
除了肝吸虫等寄生虫 , 生腌海鲜还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孤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 , 这些病菌进入人体可导致腹泻、腹胀、呕吐、恶心 , 甚至出现严重的菌血症 , 拉肚子是其中最轻的症状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胃肠外科易深根医师就接诊过吃生腌海鲜后上吐下泻的患者 。
“海鲜通常会携带一定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 , 部分人食用后会立即出现身体不适或过敏反应 。 ”易深根说 , 急性反应以急性肠胃炎多见 , 严重时可能引起胃穿孔 。
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其中携带的细菌 , 如创伤弧菌 。 它是一种存在于海水中的细菌 , 常寄生在虾、蟹、牡蛎等海洋生物内 , 人一旦感染 , 会引起四肢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 外加急性肠胃炎 ,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 将面临生命危险 。
有网友发问 , 如果将食材经过高浓度的白酒杀菌 , 长时间用醋或者姜蒜浸泡是不是可以消除风险?易深根表示 ,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 75%酒精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 一般饮用酒最高只有五六十度 , 其杀菌消毒功能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