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本文转自:宁德网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相约“中国慢城”
“柘”里让你乐不思“暑”
近日 ,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百乡千村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柘荣县的城郊、乍洋、富溪、英山4个乡镇 , 看看它们如何因地制宜 , 书写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文章” 。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刀剪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高山白茶之乡”等称号的柘荣县 ,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示范引领、连片打造”的工作思路 , 凝聚合力、精准发力 , 统筹推进产业振兴 , 全县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
立足发展现状、优势特点 , 柘荣县围绕培育壮大“2+N”现代农业体系 , 巩固提升太子参产业强镇发展水平 , 打造具有柘荣特色的太子参现代农业产业园 , 特别注重强化品牌引领 , 巩固提升“柘荣太子参”“柘荣高山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 以“柘荣高山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 , 用品牌之力助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建设 。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据悉 , 下一步 , 柘荣县将在扶优做强太子参、茶叶产业的基础上 , 做优做精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水产等其他特色产业发展 。 同时 , 强化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 依托鸳鸯草场、东狮山、九龙井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 加快发展剪纸文创、茶旅休闲、康养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 推动打造生态康养、文旅融合的产业链条 , 串起不仅能够吸引人、更能够实现长久停留的风景线路 , 逐步形成“康养+文旅”的柘荣模式 。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富溪镇
商贸驿站红色小镇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富溪镇 , 古名古溪、库溪 。 作为千年武陵古镇 , 富溪曾是福温古道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及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 独具特色的地理人文优势 , 造就了交相荟萃的特色文化 , 人文底蕴深厚 , 古韵遗风犹存 。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富溪镇在柘荣县农业农村“2+N”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引领下 , 立足“商贸·文旅·康养”定位 , 深挖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生态资源 , 致力打造“三带五区” ,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三带”即融汇富溪村古商贸文化、霞洋村彭鼓非遗文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带;衔接里街秘密交通站与东溪村阿嫩故居暨霞鼎泰苏维埃旧址的红色文化示范带;以岭后村茶旅康养综合体项目为主轴 , 以前宅村西溪生态水系沿线为辐射的生态文旅景观带 。 “五区”为高山有机茶样板区、现代油茶产业区、太子参种植示范区、多元化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文旅康养区 。
??????????
英山乡
农旅兴乡茶药富民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写
文章图片
英山乡地处柘荣县西北部 , 北与浙江省泰顺交界 , 南与福安市毗邻 , 是“两省三县六乡”的结合部 , 境内山场广阔 ,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
英山是水电之乡 。 全乡海拔落差很大 , 最高的见无炉峰1078米 , 最低的下清水坑村78.8米 。 水能丰富 , 雨量充沛 , 年降雨量2200毫米 , 水能蕴藏量达6.32万千瓦 , 目前全乡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63万千瓦 , 占全县的33% , 年创税6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