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肺癌靶向药,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靶向药物的研发 , 是肺癌以及实体瘤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 。 目前 , 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已有三代 。 起初 ,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如易瑞沙 , 特罗凯等) , 疗效很好 , 但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并不是慢性病 , 耐药还是不可避免 。
通过对分子机制的探索 , 科学家发现了T790M突变是一代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 通过药物筛选和实验 , 发现了首个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 , 即奥希替尼(泰瑞沙) 。 经研究发现 , 奥希替尼用于存在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时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一年半 , 成功打败了一代EGFR靶向药物 。 至此 , 奥希替尼有两个适应症 , 可以用于一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且存在T790M突变的患者 , 也可以直接一线用于存在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 。
新药物不断研发 , 奥希替尼问世后 , 研究者一直在探索更多类似机制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 , 希望能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 国产创新药Limertinib(ASK120067)就是一款全新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 , 在临床前的动物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
那么用于临床时 , 该药如何呢?近期 , 一项评估Limertinib疗效和安全性的国内多中心、单臂、2b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 。
疗效显著:近七成肿瘤达客观缓解 , 获益人群广泛
这项研究纳入62家医院的301例患者 , 评估Limertinib用于存在原发T790M突变 , 或经前代EGFR靶向药物治疗后 , 存在T790M耐药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
近7成(68.8%)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 , 达到了客观缓解标准 。 此外 , 该药对多数患者肿瘤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 9成以上(92.4%)患者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图1) 。
最新款肺癌靶向药,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文章图片
图1.全分析集独立评估机构评价的肿瘤自基线起最佳缓解情况
对客观缓解率的亚组分析表明 , 不同特征的患者均可从Limertinib中获益 , 表明存在原发性和耐药性T790M患者对该药普遍获益 , 疗效显著(图2) 。
最新款肺癌靶向药,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文章图片
图2.全分析集中达到客观缓解患者亚组分析森林图
获益持久 , 生存期长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接近一年(11.1月) , 表明约一半患者在用药一年时病灶仍处于明显缩小状态 。 同样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接近一年(11.1月) , 约半数患者在一年时还没有进展(图3) 。
到随访截止日期时 , 中位总生存期(OS)还未达到 , 一年OS率高达72.9% , 而由于多数(99.3%)患者接受的是二线及以上治疗 , 这表明对于存在T790M的非小细胞肺癌 , 接受Limertinib后线治疗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获益 。
最新款肺癌靶向药,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文章图片
图3.接受Limertinib治疗患者的PFS曲线
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效果好 , 颅内缓解同样显著
纳入患者中有部分存在脑转移 , 对于可评估患者 , 接受Limertinib治疗后 , 其颅内病灶的缓解非常明显 , 颅内客观缓解率高达56.1% , 疾病控制率为100% , 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6月 。 可以说 , 对于传统方法难以控制的颅内病灶 , Limertinib的缓解效果同样显著 。
耐受性尚可 , 安全性表型可接受
治疗过程中多数(99.3%)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 其中有接近一半患者(49.8%)发生3级以上不良事件 , 最常见的是腹泻、低钾、贫血和皮疹 。 两成多(26.6%)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减量或中断使用Limertinib 。
小结:Limertinib或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