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患者的“急先锋”:为守护生命而战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 经历生死心无畏惧……急诊科医生与时间赛跑 , 与死神博弈 , 面对生命 , 他们需要做出快速反应 , 准确判定 , 他们多少次力挽狂澜 , 多少次倾尽心血 , 每天都经历着专业能力和高强度工作的双重考验 。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 让我们走进急诊室 , 看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新变化 , 倾听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
分秒必争抢救生命
急诊门口的急救车一辆辆排放整齐 , 就像等待出征的战士 , 严阵以待 。 急诊大厅里秩序井然 , 患者按照各种不同的引导语和标识 , 就可以找到要去的相应科室 。 “如果遇到急危重症患者 , 我们会全程开放绿色通道 , 所有环节都以生命为重 , 手续后续补办即可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站站长贺慧玲说 。
救助患者的“急先锋”:为守护生命而战
文章图片
迅速到达发病地点对患者进行急救 。 受访者供图
据贺慧玲介绍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是全市唯一一家与急诊分开的急救站 , 有专人管理 , 主要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急救 , 急救站中出诊医生、驾驶员、担架员都是专职人员 。 虽然急救站是从急诊科独立出来的 , 但是他们分离不分家 ,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 , 双方实现了无缝对接 。
救助患者的“急先锋”:为守护生命而战
文章图片
患者安全送达导管室后 , 贺慧玲与同事对途中的抢救过程进行总结 。 受访者供图
“120车辆到达现场后 , 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 , 尽快转运回医院 , 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 120车到达医院后 , 先抢救生命 , 后办理相关手续 , 并全程陪护 , 优先畅通 。 我们将患者信息全部与接收医生详细交接 , 病人得到后续抢救后 , 任务才算完成 。 ”贺慧玲说 。
对于患者来说 , 时间就是生命 。 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 , 是急救站的使命 。 “120接到任务后要求是3分钟之内必须出车 , 然而我们医院的急救车是1分钟内出车 , 尽量缩短流程 , 为患者争取时间 。 “贺慧玲说 , 只要是120急救车拉回来的患者 , 我们都是都会及时救治 , 从不拒收 。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 2018年 , 120急救车实现了“患者未到 , 信息先到”无线网络车载信息化 , 在急救车上可以远程连线专家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 , 同时进行抢救 。 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
精细化管理严密跟踪患者动态
救助患者的“急先锋”:为守护生命而战】靳夏是急诊科的老员工 , 快节奏的工作已经成为他的日常 , “干啥都不敢耽误 , 耽误不起!”2008年靳夏来到急诊科工作至今 , 已经是一名老队员了 , 各种突发状况他基本上都经历过并且能够从容解决 。 “急诊科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强的科室 , 病人的就诊量很大 , 这里的医务工作者从上岗开始就不停地在出诊 , 急救站送来病人之后 , 所有人一刻也不敢耽误 , 全身心地救治患者 。 ”
救助患者的“急先锋”:为守护生命而战
文章图片
靳夏(左)巡视观察患者状况并与护士沟通病情 。 受访者供图
靳夏认为 , 急诊科最大的变化是就医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 过去 , 急诊科所有的工作全部是纸质的 , 病人进入抢救室之后 , 需要进行登记 , 在此过程中 , 疏漏、笔记等问题在所难免 , 查找病人记录也十分困难 。 2018年以后 , 急诊科实现了全程电子化 , 从分诊系统到病人的接诊、管理、出院 , 全部是电子化运行 。 患者只要持有“电子健康码”就可以一步到位 , 无需多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