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高中的博导 湖南省老中医王净净的传奇故事

没读过高中的博导 湖南省老中医王净净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红网时刻通讯员陶艳长沙报道
“虽然退休了 , 每周还是安排得满满的 , 要到几个地方坐门诊!”近日 , 68岁的王净净告诉笔者 , 除了坐门诊 , 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整理病例上 。
王净净 , 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 , 同时也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知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科研课题 , 发表论文120余篇 。 他主编或主审的《中医教您防治癫痫》《中医名家眩晕防治经验》《王净净医案精华》等医学著作成绩卓越 , 曾获省级成果奖4项 。
作为一名没读过高中和研究生的博士生导师 , 王净净40多年来一直在科研、教学、临床的第一线发光发热 。 了解他的人都称 , 王净净的从医之路充满传奇 。 今天 , 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老中医的传奇故事 。
没读过高中 , 他当上了博导
1954年3月 , 王净净出生在长沙的一个“双医家庭” 。 父亲是一名妇产科主任 , 母亲是一名老中医 , 幼年时由于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自己 , 王净净便经常睡在手术室外的休息室等父亲下班 。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 , 王净净的心里早早便种下了一颗关于中医药的种子 。
1970年 , 王净净到怀化靖州下乡插队 。 生产队得知他的父母都从医 , 便直接把红十字药箱塞到了他的怀里 。 年仅16岁的王净净只得硬着头皮当起了赤脚医生 , 将半只脚迈进了医学的大门 。
1973年 , 王净净成功考取了湖南中医学院 , 正式踏上了中医求学之路 。 但“有点玄乎”的中医理论让王净净一度怀疑自己 , “这条路真的选对了吗?”他感到迷茫 。 临近毕业 , 王净净来到了长沙县人民医院实习 。 一次 , 病人要求中药治疗 , 院长鼓励他放手干 。 尽管紧张 , 但在过硬的专业能力基础上 , 那次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经此之后 , 王净净重拾了自信 , 也坚定了要在中医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想法 。
自拟方“愈痫灵”享誉三湘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 历代中医文献浩如烟海 。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 就必须扎实学好经典理论 , 掌握中医学发展的脉络与精髓 。
王净净深谙其道 。 无论是求学时还是参加工作后 ,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 认真抄方、记录看病日记 , 以便能更好地学到中医名家的治疗方法 。 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中 , 他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理论 , 提高了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 离一名合格中医的目标越来越近 。
王净净致力于癫痫、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总结了多个经验方 , 疗效显著 , 享誉湖湘 。 其中颇具有代表性的自拟方“愈痫灵”在治疗癫痫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为业界所称道 。 该课题2021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18岁的任某是一位在校学生 , 2015年因车祸做了脑外伤手术 。 术后3个月突然出现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尿失禁、昏睡头痛等症状 。 多方求治未果后 , 任某慕名找到王净净 。 经诊断 , 王净净认为患者所患疾病为痫病 。 根据中医的辩证治法 , 需要祛瘀化痰 , 息风定痫 。 根据自拟经验方“愈痫灵”加减 , 为其抓取川芎、石菖蒲、刺五加、红花、远志、胆南星、竹茹、地龙、白僵蚕、蜈蚣(研粉冲服)、全蝎(研粉冲服)、钩藤(后下)、礞石(先煎)、冰片(冲服) 。 以水煎服 , 共7剂 , 每日1剂 。
坚持服用半年后 , 任某身体健康状况恢复良好 , 复查脑电图好转 , 肝肾功能化验正常 , 中医的神奇以及王净净的医术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