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剂会成瘾致死?AI新疗法可替代阿片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安全有效!

导语:慢性疼痛非常常见:包括背痛、骨关节炎、偏头痛等等 。 由于疼痛 , 人们会身体长期不适 , 甚至患上抑郁症 。 近期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提供的新疗法可以止痛 , 减少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 。
慢性疼痛是就诊时医师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 慢性疼痛可依据疼痛的主要特征或按身体部位分类:肌筋膜性、肌肉骨骼性(机械性)、神经病理性、纤维肌痛和慢性头痛综合征 。 每3例超过65岁的患者中就有1例存在慢性疼痛 , 经常是由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或腰椎管狭窄所致 。 老年患者中未经治疗的慢性疼痛可能导致抑郁、低生活质量和独立性丧失 。
慢性疼痛的救星通常是依赖阿片类药物 , 然而阿片类药物中能够有效治疗疼痛的因素同时也是危险因素!
镇痛剂会成瘾致死?AI新疗法可替代阿片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安全有效!
文章图片
信息来源:[2]|制表:生物探索编辑团队
■低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可能会让人感到困倦;
■高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会减慢呼吸和心率 , 甚至导致死亡 。
■服用阿片类药物后产生的愉悦感会让人想继续体验这种感觉 , 这可能会导致镇痛剂使用成瘾 。 虽然癌症相关疼痛患者的成瘾很少见 , 但也可能会发生 。 成瘾感觉就像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 , 想要去服用阿片类药物 , 即使没有疼痛 。
谨慎遵循医生指示并严格按照处方服药 , 可以降低危险副作用的风险 。 确保医生知道您正在服用的所有其他药物和补充剂 。 然而人工智能提供的新疗法可以替代阿片类镇痛剂!
现状对于慢性疼痛认知疗法存在难题:由于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需要多次治疗且治疗师资源极度稀缺 , 因此许多患者的问诊受限或无法完成治疗 。
镇痛剂会成瘾致死?AI新疗法可替代阿片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安全有效!】JAMAInternal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题为“Patient-CenteredPainCareUs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MobileHealthTools:ARandomizedComparativeEffectivenessTrial” , 研究表明 , 由人工智能提供的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chronicpain , CBT-CP)是阿片类镇痛剂的安全有效替代品 。
镇痛剂会成瘾致死?AI新疗法可替代阿片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安全有效!
文章图片
图1研究成果(图源:[1])
临床医生一直主张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慢性疼痛患者护理 , 而这项研究为此做出了贡献 。 为了确定AI-CBT-CP(人工智能提供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否是其标准对应物的可行替代方案 , 研究人员通过随机比较有效性试验 , 受试者包括来自退伍军人事务部卫生系统的278名慢性背部疼痛患者(招募和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7月11日至2020年4月9日) 。 与对照组相比 , 更多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AI-CBT-CP组 ,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AI系统与患者交互中学习的能力 。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10周的人工智能提供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 。 对于AI-CBT-CP组 , AI引擎使用通过每日交互式语音响应(Interactivevoiceresponse , IVR)呼叫的患者反馈 , 为患者提供45分钟或15分钟的电话会诊参考和患者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10次由治疗师提供的电话CBT-CP诊疗会话(45分钟/会话) 。
镇痛剂会成瘾致死?AI新疗法可替代阿片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安全有效!
文章图片
图源:iStock
●IVR是一种经常用于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的自动化系统 , 客户访问没有治疗师在线时候 , 该系统将预先录制的消息与用户访问时进行回应、互动、传达 。
这项随机比较有效性试验结果发现 , 人工智能提供慢性疼痛的认知行为疗法其结果并不亚于45分钟的电话治疗师课程 , 而所需的治疗时间却不到电话治疗师时间的一半 。 在试验进行6个月的时候 , 更多接受过AI-CBT-CP疗法的患者在身体功能恢复和疼痛强度减弱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 , 此次临床试验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