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咳咳咳" , 一入秋 , 身边便此起彼伏响起了咳嗽声 , 尤其很多小儿 , 刚刚入园没几天又开始咳嗽起来 。
很多人会问我:姚医生 , 为什么一到秋天 , 就容易犯咳嗽呢?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一、咳嗽 , 病位在肺
《黄帝内经》说:"五气所病 , 肺为咳" 。
秋主肺 , 肺为娇脏 , 喜润恶燥 , 不耐寒热;且肺主一身之气 , 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护城河 。
但很不巧 , 秋天正是一个干燥+忽冷忽热的季节 。
燥邪+寒邪喜欢入侵肺 , 在入秋以后 , 更容易诱发咳嗽 , 但还没完 , 病位虽在肺 , 深层次却牵连着脾!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二、咳嗽 , 根本在脾虚
咳嗽的病因有2大方面 , 一是外感 , 二是正气虚 。
外感 , 即前面所说的燥 , 寒等6大外邪 , 我们常说的外感风寒 , 就是受风邪+寒邪所致 。
但外邪侵犯人体 , 生不生病 , 关键看正气的强弱!
如果正气足 , 一般外邪也奈何不了他 , 也就很少咳嗽 , 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 脾虚 , 便无法将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正气 。
再加上到了秋季 , 也是过敏急性期 , 除了树木花粉 , 还有螨虫 , 杂草 , 冷热空气过敏 。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以上三个原因 , 都会造成秋天多咳嗽 。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秋季常见咳嗽就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
一、风寒咳嗽
入秋后早晚温度低 , 温差大 , 稍不注意引起风寒感冒 , 从而带来寒咳 , 表现为咳嗽、咯痰 , 痰清稀色白 , 咽痒 , 鼻塞流清涕 。
二、风热咳嗽
这类咳嗽表现为咳嗽、咯痰 , 痰稠色黄 , 咽痛 , 鼻塞流黄涕 。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三、风燥咳嗽
燥为秋之主气 , 容易伤津 , 因燥性引起的咳嗽 , 秋季最多见 , 常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 严重时声音嘶哑、咽干鼻干 。
我们可以看出 , 这三种咳嗽 , 一个是从痰上进行区分 , 另一个是从咽喉部的症状进行区分 。
咳嗽是主要症状 , 那么一定要宣肺止咳!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以下是这三类咳嗽的常用基础方法:
风寒
以散寒为主 , 佐以宣肺 。
炙麻黄3~6g、杏仁6~10g、紫菀6~10g、款冬花6~10g、白前9~12g、前胡9~12g、苏子6-10g、生姜3片(药引)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痰多:加陈皮9~12g、半夏9~12g
风热
治疗以散热为主 , 佐以宣肺 。
炙麻黄3-6g、生石膏15-30g、知母6-10g、白前9-12g、前胡9-12g、桔梗6-10g
痰多:加鱼腥草15-30g、金银花9-12g、野菊花6-10g
风燥
滋肺阴
沙参g~12g、元参g~12g、百合6-10g、芦根6~10g、霜桑叶6-10g、杏仁9-12g、桔梗6~10g、白前9~12g、前胡9~12g、1枚梨皮(药引)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
提醒大家 , 这三个药方均用于治疗天气变化多端引起的外感咳嗽 , 不适用于年久的慢性咳嗽和内伤咳嗽 。
发生咳嗽 , 一定要先辨证 , 千万不可乱吃药~
秋季咳嗽高发期,三种秋咳,中医教你对症拆招!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