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

片仔癀最近算是火了一把 , 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 和当年花钱做宣传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 片仔癀为何“火爆”可能有下面两个原因:一个是价格 , 从原价500多元/粒涨到980元/粒 , 某些网购平台更是标价1350元/粒 , 大量黄牛已参与囤积、炒作片仔癀 。
另一个是片仔癀与饮酒产生了联系 。 某些商界人士在正式喝茅台酒之前提前吃一点片仔癀 , 据说每次只吃一片的1/5解酒效果极佳 。 但有业内人士否认片仔癀能解酒 , 用他的话讲片仔癀解酒全是心理安慰 , 甚至有另类营销的嫌疑 。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
文章图片
片仔癀主要成分是牛黄、麝香、蛇胆和三七等名贵药材 , 其中牛黄最为普通消费者熟悉 , 有媒体报道自从片仔癀火了之后 , 牛黄价格开始蠢蠢欲动 , 涨价几乎成了必然!那么牛黄到底是什么?它的前世今生、市场又是如何 , 本文一窥究竟 。
牛黄是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 , 表面为棕黄色或黄红色;呈三角形、四方形、卵形或类球形 , 外形多样 , 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牛黄根据产生的位置又细分为三种:在胆管中产生的叫“管黄” , 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 , 在肝管中产生的为“肝黄” 。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
文章图片
牛黄具有解热、解毒、定惊的作用 , 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 口舌生疮 , 痈疽疔毒等疾病 , 以牛黄为原料的中成药达650多种 。 牛黄在我国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自始至终数量稀缺、价格昂贵 , 所以又有“千金易得 , 牛黄难求”的说法 。
资料显示 , 我国医疗行业每年要消耗掉4000-5000斤牛黄 , 国内实际产量不足800斤 , 巨大缺口需要从巴基斯坦、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加拿大等国进口弥补 , 进口率一度超过90% 。 与此同时 , 牛黄价格也水涨船高 , 由二十几年前一二万元一公斤 , 再到十几年几万元一公斤 , 涨到了现在的40万元一公斤 。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
文章图片
天然牛黄产生率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 , 也就是说1000头牛中仅有1头才可能产下牛黄 , 然而这一比例还在下降 。 原来产牛黄的牛喜欢吃草饲 ,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牛吃谷饲 , 光指望进口或自产肯定无法满足今后的巨大需求 。
牛黄数量少、价格高 , 而且屠宰过程中才能知道有没有 , 为此还引发了不少事端 。 南阳张师傅是远近闻名的宰牛屠户 , 有20多年的屠宰史 , 通常是把牛收购后屠杀卖肉 。 2019年张师傅连续两天宰牛时从牛的胆囊处得到一种黄褐色、硬质球状物 , 总计37克 , 据说能卖不少钱 。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
文章图片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张师傅得到牛黄还算顺利 , 但河南李师傅的牛黄却争议不断 。 李师傅把自己的老黄牛送到了屠宰场给分割成肉 , 作为回报宰牛产生的下货要赠送给屠宰场 。 偏偏这头老黄牛产下了一个80克牛黄 , 被屠宰场卖了几十万 。 李师傅知道后要求屠宰场把钱退还却遭到拒绝 , 随即将屠宰场告上了法庭 。
牛黄的市场潜力激发了人们对牛黄替代品的研究 。 人工牛黄粉是酝酿的第一个牛黄替代品 。 和牛黄相比 , 人工牛黄粉不管是在结构、成分 , 还是疗效上存在较大差距 。 以胆红素为例 , 人工牛黄粉中的含量仅0.7%左右 , 远远低于天然牛黄中的35% 。 而且人工牛黄粉还偶尔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
片仔癀一粒炒到千元,牛黄在背后蠢蠢欲动:40万元/公斤,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