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奥拉帕利+阿比特龙联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前列腺癌|奥拉帕利+阿比特龙联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2022年8月16日 , 美FDA已授予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优先审评资格 , 其适应症为:联合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泼尼松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成人患者 。
此前 , 2020年5月 , 美FDA已批准奥拉帕利用于经阿比特龙或恩扎卢胺治疗后进展且携带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
2021年6月21日 , 奥拉帕利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 用于携带BRCA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PARP抑制剂 。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最常确诊的恶性肿瘤 。 在2020年 , 估计有140万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 , 而在2022年全球预估约有35万人死于该病 。 确诊时 , 大多数男性患有局部前列腺癌 , 可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治疗 。 当疾病转移或扩散时 , 会发展为转移性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雄激素依赖性 , 故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最初对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敏感 。 持续ADT后仍然疾病进展的患者会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 其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的总存活期约为3年 , 在真实世界中此数值预估会更小 。
【前列腺癌|奥拉帕利+阿比特龙联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奥拉帕利是FDA批准的首个口服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 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和防止PARP与DNA解离 , 协同DNA损伤修复功能缺陷 , 杀死肿瘤细胞 。

商品名:Lynparza(利普卓)
通用名:olaparib(奥拉帕利/奥拉帕尼)
靶点:PARP
美国首次获批:2014年12月
中国首次获批:2018年8月
规格:150mg、100mg
获批适应症:卵巢癌(中国)、乳腺癌、前列腺癌(中国)、胰腺癌
推荐剂量:口服 , 每次300mg , 每日两次 , 随餐或不随餐
是否医保:已入
储存条件:室温下20°C至25°C
临床数据此次的新药申请是基于一项随机、双盲的III期PROpel试验(NCT03732820)的研究结果 。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每个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到第一次后续治疗的时间(TFST)或死亡、到第二次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2)、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 其他的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应答率和PSA进展时间 。
入组患者中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一次1000 mg剂量的阿比特龙和每日两次300 mg剂量的奥拉帕尼或安慰剂治疗 。 此外 , 所有患者均接受每天两次5mg的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 给予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撤回同意 。 进展后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决定进一步治疗 。
奥拉帕利治疗组的人群特征包括:中位年龄为69.0岁;71.7%的患者ECOG评分为0;87.5%的患者有骨疾病;69.9%的患者没有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24.3%的患者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22.6%的患者在转移激素敏感期接受了药物治疗 。 2.3%的患者携带BRCA1突变 , 9.5%的患者携带BRCA2突变 。
安慰剂治疗组的人群特征包括:中位年龄为70.0岁;68.5%的患者ECOG评分为0;85.4%的患者有骨疾病;85.4%的患者没有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24.7%的患者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22.4%的患者在转移激素敏感期接受了药物治疗;0.8%的患者携带BRCA1突变 , 8.8%的患者携带BRCA2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