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文章图片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文章图片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文章图片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文章图片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文章图片

痛风|75岁大爷骨密度却似30岁,他的4个生活习惯,大部分人可做到

“有人70岁 , 骨密度似30岁 , 有人30岁 , 骨密度似70岁 , 这差距真是天壤之别!”医生着两张检查报告单 , 不禁感慨 。
盛爷爷已经75岁 , 但是身体强健 , 在定期体检中 , 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 , 盛爷爷WHO分类正常 , 没有骨折风险 。 医生发现他的骨骼健康状态出奇的好 , 像30岁的骨骼 。

?与盛爷爷情况相反的是36岁杨女士 , 她因长期腿部不适 , 近期膝关节频繁疼痛发作而入院检查 , 医生决定让杨女士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 , 最终确诊骨质疏松 , 结果还反映出杨女士有很高的骨折风险 。
盛爷爷70岁依旧健步如飞 , 而有些人咳嗽、打喷嚏、弯腰都可能骨折 , 盛爷爷保养骨骼有何秘诀?在给大家分享秘诀之前 , 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什么是骨密度 , 骨质疏松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一、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临床上判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就是骨密度 。
骨密度 , 指的是骨骼矿物质密度 , 它可以反映出骨骼量、骨骼强度 , 从而反映出骨骼健康状况 。
BMD骨密度检查 , 能够检测出骨量流失 , 对于骨折风险有较高的预测 。
世界卫生组织将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简称:DXA)认定为骨质疏松的最佳标准 , 临床上能够测量骨密度的方法还有定量CT立体骨密度测定 , 简称QCT、超声波骨密度测定等 。

?
想要知道骨质好不好 , 其实也可以自己算算参考值 。
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基础看护学的萩野浩教授研发了一套计算骨质疏松风险的公式:(体重kg-年龄)×0.2 。
举例 , 26岁的小赵 , 体重50千克 , 那他骨质疏松的风险程度就是(50-26)×0.2=4.8 。
计算结果大于-1 , 表示骨质疏松风险低 , -4到-1之间 , 表示风险程度中等 , 超过-4就意味着骨质疏松风险高 。
这套计算公式也只是给出最简单的风险预警 , 如果发现自己骨质不好 , 最好还是去医院进行专业的骨密度测定 , 保护好骨质健康 。

?二、坚硬的骨头经不住几声咳嗽?小心骨质疏松
《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国内31.9%的居民都存在骨量低、骨质疏松等骨质问题 。
此外 , 35岁后 , 骨质疏松病发风险由原来的1% , 猛增至11% , 50岁以上群体骨量异常几率达到50% , 50岁以上女性群体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40% 。
有的人年过70 , 骨质好的和年轻人一样 , 而有的人却在咳嗽声和喷嚏声中 , 意外骨折 , 这样的反差令人意外 , 但在国内却并不罕见 , 这种骨折医学上叫做“脆性骨折” 。

?脆性骨折 , 指的是在没有外界猛烈撞击、暴力 , 甚至是外伤的情况下 , 身体发生骨质断裂的病情 , 其根本原因是骨质疏松 。
一次骨折也许并不致命 , 难的是后续增加的骨折风险难以控制 , 调查显示 , 老年髋部骨折病患1年内残疾率高达50% , 死亡率高达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