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复发,肺癌病人术后应该怎么做?做到定期随访还是不够的

手术是肺癌病人确诊后的首选治疗方式 , 但是即便做了肺癌根治性手术 ,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病人会在术后几年之内出现复发转移 , 这也是每个肺癌病人特别恐惧和担心的事 。 肺癌病人做完手术后 , 要想降低复发转移概率 ,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1.定期的复查随访
可以说 , 手术只是治疗肺癌的第一步 , 即便是极早期肺癌 , 仍需要每年定期复查 。 根据2021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所给出的肺癌随访方式:Ⅰ~Ⅱ期和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SR0切除术后或SBRT治疗后 , 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 治疗结束后的前2年 , 6个月随访1次 , 3~5年 , 每年随访1次 。 治疗结束后5年以上 , 每年随访1次 。 随访项目为:体格检查、胸部平扫CT±增强扫描、腹部CT或B超 。 这期间如果有症状恶化或出现新发症状则应该即时随访 。 实际上 ,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 对于复发转移概率略高的病人 , 建议前2年 , 3~4个月复查 , 3~5年 , 6个月复查一次 , 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 随访的目的不仅是及时观察有没有复发转移 , 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发生第二原发癌 。
不想复发,肺癌病人术后应该怎么做?做到定期随访还是不够的
文章图片
2.规范的术后辅助治疗
除了原位癌、微浸润癌和IA期这几种极早期肺癌 , 其他分期的肺癌病人术后基本上都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 术后辅助治疗方式 , 包括辅助化疗 , 辅助靶向治疗 , 辅助免疫治疗 。 按照指南 , 有复发高危因素的IB期和所有II期以上的肺癌患者术后均应进行辅助化疗 。 而随着辅助靶向治疗被指南推荐之后 , 对于IB期-IIIA期的肺癌患者 , 若存在EGFR基因突变 , 可考虑化疗后靶向治疗维持2-3年 , 体质不佳者可以考虑仅使用靶向治疗 。
术后使用免疫药物辅助治疗是近期才获批的治疗方式 。 2022年3月16日 ,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用于≥1%肿瘤细胞(TC)PD-L1染色阳性、经手术切除及以铂类为基础化疗后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 。 而这是中国获批的首个 , 也是唯一一个NSCLC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适应证 。
不想复发,肺癌病人术后应该怎么做?做到定期随访还是不够的
文章图片
3.适当的锻炼
肺癌病人经历了手术的创伤 , 体质和肺功能会有所下降 , 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永远当一个病人 , 什么都不做 。 实际上 , 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 , 3-5天时就可以进行简单日常活动 , 1-2周可以做一些轻微的家务活动 , 一个月之后开始体育锻炼 , 需要增加一些特殊肺康复锻炼 , 比如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 。 对于中老年及体力较差者 , 术后需要长期锻炼来恢复运动能力 。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 。 总之 , 要量力而行 , 循序渐进 。
不想复发,肺癌病人术后应该怎么做?做到定期随访还是不够的
文章图片
4.注意生活细节
可以说 , 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降低复发转移的关键 。 提高免疫力除了持之以恒锻炼之外 , 一定要摈弃所有术前的不良生活习惯 , 包括抽烟、喝酒、熬夜、过度劳累等 。 平时生活中注意加强营养 , 术后补充优质蛋白质食物 。 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 , 否则容易受凉诱发肺部感染 。 冬季来临前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 体质太差的患者 , 可以适当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 比如乌苯美司、注射用胸腺法新、胸腺肽肠溶片、参一胶囊等等 。
5.积极的心态
不想复发,肺癌病人术后应该怎么做?做到定期随访还是不够的】心态是也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因素之一 , 积极的心态会让人精神振奋 , 对降低复发转移起着积极作用 。 反之 , 过度焦虑、抑郁会影响食欲及睡眠 , 会降低免疫功能 。 可见 , 平和心态配合正确疗法才可延长生命 , 降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