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余次实验研发出新型止血材料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900余次实验研发出新型止血材料
文章图片
吴昊 。 受访者供图
900余次实验研发出新型止血材料】在外科手术中 , 针对某些体内组织的渗血、出血情况 , 通过搭配使用止血粉和可吸收医用膜 , 相比于传统的按压止血 , 可以起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 但什么样的止血粉能够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 让止血材料被身体充分吸收?这是国产止血粉生产环节面临的技术难题 。
2019年初 ,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可吸收止血淀粉项目取得的最新突破 , 或许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新的途径 。 负责该项目的科研人员 , 是该公司研发助理总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功能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吴昊 。
读博期间 , 吴昊所从事的就是医疗器械相关的材料研发 , 因此在毕业后也选择了相关的行业工作 。 “刚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 , 团队已经做出了一款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材料的止血粉 , 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 , 这款止血粉的吸收速度比较慢、成型不稳 , 并且由于中间环节中有机试剂的使用 , 导致细胞毒性偏高 , 人体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红肿、刺痛等副作用 。 ”
吴昊接手项目的第一步 , 是排查原因 。 “一开始我们都怀疑是工艺环节上出了问题 , 所以花了一段时间来验证工艺 。 排除了工艺的问题之后 , 我们才把目光转向了原材料 。 ”吴昊介绍 , 因为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医用材料 , 所以必须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 为此 , 团队花了4个月的时间来排查、解决问题 , 其间每天会试8种左右的配方 , 最终历经120余天、900余次实验 , 利用两种原材料交联制成的复合材料达到了团队的预期 , “这是我工作之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 , 当时自己也很急切地想把它做好 , 每天早早就进了实验室 , 晚上出来已经是9点、10点 , 有时干脆就是通宵 。 ”
更换原材料后 , 新的止血粉的工艺步骤从5步减到了3步 , 由此需要加入的有机试剂也同步减少 , 原先细胞毒性偏高、止血粉成型不稳定的问题也同步得到了解决 。 “最终找到这款符合预期、接近‘完美’的复合材料时 , 还是相当激动的 。 ”
目前 , 由吴昊的团队研发的这款可吸收止血淀粉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预计明年能够投入临床使用 。 “就止血粉这一领域来讲 , 过去一直是国外产品垄断 , 近年来陆续有国产止血粉进入临床使用 , 但是在吸水率等方面还与国外的产品存在差距 。 这次使用的新材料有效提升了吸水率 , 达到了1克止血粉能够吸收12克水的效果 , 高于吸收8克水的行业平均水平 。 ”
入职半个月后 , 就担任项目负责人 , 现在回头看时 , 吴昊依然觉得这是一次颇有挑战性的工作安排 。 “产品研发对可重复率的要求至少在10次里面要有9次能够成功 , 而以前在学校从事基础研究时 , 这种要求相对要低一些 。 而且 , 以前的研究一般不直接作用于人体 , 所以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也没有这么高 , 这些都是在接手工作时面临的新情况 。 ”吴昊觉得 , 是自己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学习能力 , 让自己顺利度过了最初的转折期 , “未来 , 我期待能够参与到一些更高端的介入类器械的研发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