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持续 这些招让你情绪不“中暑”( 二 )


远离“精神内耗”和“emo” , 要让自己充满正能量 。 从心理干预的角度上来说 , 多听多看正能量的话语、“鸡汤文”等形式 , 不失为一种自我调整的方式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叫“内心的自我对话” , 正向的“自我对话”有助于情绪状态的调整 。
避免深陷负面情绪还有一个方法 , 就是避免反刍式思考 。 反刍式思考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 , 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 。 如果人们察觉自己疑似陷入了反刍式思考 , 应该即刻改变思维方式 , 用中性或正面的角度解读问题 , 逃出负面思维的泥潭 。
建议用分散注意力来扰乱反刍式思维 。 哪怕是短暂的、劳动强度较低的活动 , 也可以有效地打断思维反刍 , 改善情绪 。 例如跑步、做家务、听歌 , 或者回想一个你常去或喜欢的地方等 。 如遇情绪低落 , 应避免独处 , 可以与家人、朋友聊聊天 , 用他人的开导帮助自己的情绪走出困境 。
高温天气出现“情绪中暑”也并非就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体现 , 短暂的烦躁情绪、胸闷等症状无需过度担心 , 会随高温天的结束而“自愈” , 切勿因此笃定自己患有心理疾病 , 陷入反刍式思考中 。
程明表示 , 既然高温是导致“情绪中暑”的直接原因 , 想要避免“情绪中暑” ,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给身体先降温 。 比如进入凉爽的空调房 , 饮用冰镇的饮料等 , 避免在正午外出 , 尽量乘坐地铁等降温措施完备的交通工具 。 眼下刚刚入秋 , 大家不要熬夜 , 务必规律作息 , 尽量给身体减负 , 清淡饮食 , 注意营养均衡 , 多喝水 。
需要注意的是 , “情绪中暑”说到底还是一种情绪紊乱 , 压力大时给自己放放松 , 防止日积月累下情绪突然爆发 。 程明提醒 , 如果一周3次以上出现胸闷、心脏极度不适等情况 , 或有其他不良的情绪状态持续一个月以上 , 同时影响到了生活、学习和工作 , 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