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互联网医疗的卖药模式,平安健康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营收占比

“在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旅程中 , 患者可能先在线上咨询 , 然后去线下进行就医和检查 , 回到家之后 , 继续在线上完成随访、得到医生的后续指导 。 ”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方蔚豪在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发布会上 , 这样描述未来就医的方向 , “不久的将来 , 医疗服务将不再会区分是互联网医院完成的还是线下医院完成的 , 而是一个完整的旅程 。 ”
对医疗服务的重视直接体现在营收占比上 。 2022年上半年 , 平安健康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0% , 2021年这个数据为31.2% 。 与此同时 , 医疗服务毛利率环比提升13.3个百分点达39.1% 。 公司整体的表现是 , 报告期内 , 平安健康总收入达28.3亿元 , 毛利率提升至27.3% 。
跳出互联网医疗的卖药模式,平安健康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营收占比
文章图片
△平安健康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
毛利率的提升则是平安健康战略深化的结果——自2021年10月步入战略2.0深化期以来 , 稳步落地“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健康服务”三大模式 , 差异化优势逐步显现 。
可以说 , 自2013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萌芽以来 , 经历了最初的言必称“颠覆”的时期 , 其后多数将盈利寄希望于变着花样而本质是“卖药”模式的发展过程中 , 平安健康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
跳出互联网医疗的卖药模式,平安健康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营收占比】互联网医疗的“平安健康模式”
2014年 , 平安健康正式成立;2015年 , 平安好医生APP正式上线 , 3年后 , 乘着互联网医疗健康上市潮的东风 , 完成了港股上市 。 2020年5月 , 平安健康开启了公司战略2.0升级的序幕 。 至2021年10月 , 平安健康宣布2.0战略深化转型 , 通过“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0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三大模式 , 更加聚焦支付意愿强、增长空间大的金融渠道和企业客户的开拓 , 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
这是平安健康成立八年来的发展脉络 , 显而易见的是 , 这是一个由TOC向TOB转型的过程 。
转型一方面是C端流量增长至一定规模后的自然选择 。 方蔚豪告诉八点健闻 , “互联网浪潮逐渐趋于理性 , 赛道内外很多互联网玩家都已不再单纯追求流量的增长 , 同时 , 流量瓶颈也愈发明显 。 ”B端则能以更有效的获客途径 , 得到更稳定、更优质的客源 。
另一方面 , 具体到医疗与互联网的结合 , 平安健康意识到 , 医疗服务并不能直接套用互联网的C端逻辑 。 “我们认为 , 医疗互联网 , 会优先于互联网医疗 。 因为互联网更强调数量逻辑 , 来一百万的用户丢掉20万没有关系 , 但我们不行 , 我们医疗要强调质量 , 来一个客户就要让他有口碑 , 让他觉得真的能够在我们这儿解决问题 , 找到解决方案 , 这样才会慢慢地口碑相传 。 ”
而在转型的背后 , 更底层的逻辑是 , 在健康中国2030的引领及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供应体系下 , 平安健康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
跳出互联网医疗的卖药模式,平安健康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营收占比
文章图片
平安健康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商业模式 , 恰恰是不停地在回答这个问题 , 试图给出更好的答案 。 据方蔚豪介绍 , 平安健康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 平安健康想把“线下搬到线上” , 考虑的是作为一个线上医院 , 如何依托互联网医疗来展开问诊、处方、购药的过程 。 第二阶段 , 又继续向下延伸到和线下医院的合作 , 线下医院关注的主要是疾病的治疗 , 相对较“重” , 线上则更多是轻问诊 。 在这一阶段 , 平安健康聚焦于“轻问诊”和“重诊疗”的衔接与转化 , 并解决整个就医流程中的“断点” , 以提升患者体验 , 减少耽误病情的可能 。 第三阶段 , 平安健康思考的是 , 在疾病人群之外 , 如何能让更多的健康人士和亚健康人士成为平安健康的服务对象 。 基于此 , 平安健康构建了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 让线上的家庭医生可以成为服务枢纽 。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看到C端积累在过去已经有了相当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