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一定要入园吗?错!没想好这4点就入园=害娃!

新的开学季马上要来临了 , 不少宝妈们却犯了愁:宝宝3岁了 , 必须上幼儿园吗??晚点入园或提前入园有没有什么影响?
非常理解宝妈们的心情 , 在送幼儿园这个关键节点上的矛盾心理:送早了 , 怕宝宝适应不了幼儿园生活;送晚了 , 又怕耽误宝宝成长 , 真是左右为难!
3岁一定要入园吗?错!没想好这4点就入园=害娃!
文章图片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宝宝入园的话题 , 需要的家长请认真阅读哦!
宝宝多大入园最合适?
其实 , 宝宝适不适合入园 , 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 个体发育不一样 , 所以不存在什么“最佳”入园或送托的年龄 。
宝宝能否入园 , 和很多因素有关 。 要看宝宝是否有自理能力 , 能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需求等 。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家里是否有人帮忙照顾宝宝 。
现在很多家庭是双职工 , 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宝宝 , 有些家长无奈之下 , 也会选择将小宝宝送托儿所照顾 。
此外 , 宝宝入园后的影响 , 也不是由年龄因素决定的 。 主要看幼儿园或托儿所的办学资质、教师资质 , 以及宝宝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 。
所以宝宝什么时候入园或入托最合适 , 是权衡各个因素的结果 , 而不是只看年龄 。
家长们与其纠结宝宝几岁入园 , 不如把注意力放在锻炼宝宝自理能力、考察幼儿园资质上 。
3岁一定要入园吗?错!没想好这4点就入园=害娃!
文章图片
怎样判断宝宝可以入园了?
虽然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曲线不同 , 存在个体差异 , 但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发展都具备共同的特点 , 家长可以根据以下4个关键点 , 判断宝宝是否适合入园:
1.宝宝能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 , 可以明白地说出“想喝水、肚子饿、想上厕所”等想法 。
宝宝被全家照顾 , 需要什么用小手指一下 , 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 家长就知道宝宝要干嘛 。 但在幼儿园里 , 老师并不清楚宝宝的个性和习惯 , 如果只是用手指或者哭闹 , 老师是很难准确把握宝宝需求的 , 宝宝得会自己跟老师说出来 。
2.宝宝要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 比如拿水杯喝水、用勺子吃饭、洗手、饭后拿纸巾擦嘴、上厕所自己脱裤子、穿脱鞋子等等 。
幼儿园里 , 一个老师通常要管好几个宝宝 , 精力有限 , 未必能将每个宝宝照顾周全 。 如果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强 , 那就是最受老师欢迎的“省心宝宝”啦!
3.宝宝有稳定的作息习惯 。 幼儿园老师会带着宝宝们在固定时间吃饭、做游戏、午休 。 如果宝宝作息不稳定 , 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睡不着 , 在大家都做游戏的时候反倒困得想睡觉 , 会让宝宝情绪烦躁不安 。
4.宝宝要有简单的社交能力 。 走进幼儿园 , 就意味着宝宝已经跨入新世界的大门 。 集体生活中 , 要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 宝宝要有简单的社交能力 , 比如和小朋友分享玩具 , 能简单辨别对错等等 。
3岁一定要入园吗?错!没想好这4点就入园=害娃!
文章图片
入园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上幼儿园 , 是宝宝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断奶期 , 是父母和宝宝需要共同适应的一个课题 。
3岁一定要入园吗?错!没想好这4点就入园=害娃!】在入园前 , 家长首先针对上面提到的4个关键点 , 刻意锻炼宝宝 , 做好充足的准备:
1.家长心态要摆正 。 宝宝上幼儿园 , 是走向更大的世界 , 是去学习而不是受苦 , 家长要用积极态度鼓励宝宝入园 , 同时藏好担心 , 避免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感 。
2.适当做个“懒爸妈” 。 对于宝宝的需求 , 可以装作看不懂、听不懂 , 慢慢引导宝宝多说话、多表达 , 动手做事 , 提高宝宝的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