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说起“白大褂” , 大家下意识会想到医疗工作者 。 “白大褂”是医生、护士工作服 , 有干净、整洁、卫生的含义 。 中外很多医院、学校在迎接新医生和学生毕业时 , 会进行授予“白大褂”的庄重仪式 。 我们很小的时候 , 就知道穿“白大褂”的是医生、护士 。
你知道“白大褂”的来历吗?估计很多人说不上来 。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文章图片
我国数千年中华文明中 , 中医是重要组成部分 , 出现过不计其数的名医、名方 。 但古代并没有统一的医生服饰 , 有记载的是各个朝代可能有医生的朝服 , 所以五花八门 。 古时候中医是绝不能穿白色衣服行诊的 , 因为白色代表丧服 。 所以“白大褂”不能从我国的历史考证 , 只能从西医找寻 。
西医的长足发展 , 大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 但那时候医生也没有统一制服 , 基本是随着神学人员穿黑色或灰色袍装 , 以灰色居多 。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文章图片
直到1865年 , 英国名医李斯特深受病人手术感染问题困扰 , 登门向科学家巴德斯请教 , 发现他们在实验室穿白大褂 , 手术用品均消毒处理 , 深受启发 , 有样学样 , 回去后也穿白大褂 , 术前洗手 , 手术器具高温消毒 , 大大提高了救治率 , 慕名参观的人很多 , 这样慢慢流传开来 , 医生穿白色工作服成为标配 。
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时期 , 我国留洋学医的学生 , 回国后也是这种装扮 , 慢慢被人所熟知 。 著名文学家鲁迅 , 起初是到日本学医的 , 作品中也能看到“白大褂”等西医的描述 。
实际上 , 白大褂穿在医生队伍身上 , 至今才一百多年 , 但“白大褂”的印象 , 已刻在很多人脑海中 。 直到现在 , 很多人在看病时 , 只认准“白大褂”服饰 。 医生穿白大褂 , 还有利于清洗 , 因为消毒剂有漂白作用 , 换作其他颜色会褪色 。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文章图片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凡事有章法 , 但必定也有例外 , 医院中的医生穿“白大褂”不假 , 但在手术室 , 医生和护士穿绿色或蓝色衣服 , 在儿科、妇产科 , 又是一水的粉色 , 咋回事?有的西方国家 , 医生、护士工作服已经出现了黑、黄、绿、紫等多种颜色 。
先说粉色 , 道理很简单 , 为小朋友着想 。 小孩子对白色有天生紧张感 , 粉色看起来柔和 , 有利于减少幼儿的恐惧、抵触心理 , 特别是有扎针的时候 , 医生护士可以较快接近小孩子 , 降低其戒备心理 。 有的患儿在施行手术前 , 看见粉色会安静很多 。
手术室的医生其实最初也是白色着装 , 但不少医生反映 , 手术时在强光灯照射下 , 长时间盯着手术部位的器官和血液 , 那是红色的 , 当视线转移后 , 看到白大褂 , 会出现视觉模糊的情况 , 不利于手术继续进行 。 经过分析比对 , 选用绿色或蓝色的衣服较好 , 因为它们是红色的相对色 , 特别是绿色 , 能帮助医生保持视觉对红色的印象 , 最大限度减少干扰 。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手术室穿绿大褂 , 还有三大好处:
一是代表无菌 , 这是医生的规矩 , 看到绿色会避免将其污染;
二是即使有血液溅到绿色衣服上 , 也呈现黑色观感 , 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三是代表向上的生机 , 给病人生命的提示 。
“白大褂”是医护标配工作服,为啥在儿科和手术室从来看不到?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