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用医用“核武器”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用医用“核武器”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文章图片
湖南省肿瘤医院石峰(一排左四)和他的团队 。 受访单位供图
“当心电离辐射!”
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内 , 随处可见的警示标语 , 时刻提醒着前来者 , 这里的“与众不同” 。
在普通人眼里 , “核”意味着灾难性的伤害 , 但在跟“核”打了30余年交道的石峰眼里 , 它却是为患者祛除病痛的一件“武器” 。
“放射性核素治疗作为医学界的‘核武器’ , 不仅在疑难肿瘤的诊断上发挥重要作用 , 更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把‘利器’ 。 ”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主任石峰表示 , 核素治疗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正如石峰所言 , 从上世纪90年代末 , 湖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建立全省唯一的核素治疗病室开始 , 经过20余年能量的积蓄 , 如今该科室已发展成为中南六省最大的核素治疗病室 , “核”护着千千万万的恶性肿瘤患者 。
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用医用“核武器”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文章图片
医生正在给患者进行科普宣教 。 受访单位供图
精准治疗
引领医学“硬核”发展
疾病是一场人类与死亡的对决 , 而放射性核素正是这场对决中攻克肿瘤的“超级核弹” 。
针对这枚“核弹” , 起初众多患者并不理解 。 来自湖南永州的黄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
“刚开始我还以为要到核反应堆里去 , 心里感到挺恐惧的 。 ”2006年 , 刚满19岁的黄先生被确诊为甲状腺癌肺转移 , 当时走投无路的他 ,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接受了放射性核素治疗 。
让黄先生没想到的是 , 放射性核素治疗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 “不开刀、不打针、只需喝下‘碘131’ , 在隔离防护病房住上两周 。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 , 定期进行了8—9次核素治疗的他 , 每年来医院复检时 , 都不忘为别的患者“科普”一番 。
黄先生口中的“碘131”即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 临床中使用的多为碘化钠溶液 。 由于甲状腺具有高度摄取“碘131”的功能 , 因此可通过“碘131”发射出的β粒子 , 来“切除”部分残余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 , 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目的 。
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治疗手段 , 实则是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长期研究实践的成果 。
“放射性核素治疗开展得最早、应用得最广泛的就是甲状腺疾病方面 。 ”石峰表示 , 早在1999年病室便开展了甲状腺结节,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的治疗 , 难治型甲癌及其转移灶的治疗 , 恶性肿瘤骨转移灶的核素治疗等项目 。
2008年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核素治疗病房 。 作为该领域的“领头羊” , 三年后 , 医院便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实体肿瘤及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工作 , 成为国内较早开展该技术的科室 。
此后 , 随着放射性核素应用于更多新型治疗之中 , 核医学以其‘诊疗一体化’的优势 ,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2016年在石峰的带领下 , 病室再次率先在省内开展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及靶向治疗 。 至2021年 , 病室已能逐步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精准治疗及全程化健康管理模式 , 难治性甲状腺癌放射性粒子局部治疗联合基因组学引导的靶向全身治疗的综合治疗体系 , 开展了89Sr、223Ra镭核素联合局部外放疗及化疗治疗恶性骨转移瘤 , 使用具有知识产权的3D打印的放射性粒子植入定位辅助系统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等等 。 团队的肿瘤综合核素诊治能力进入国内一线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