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老百姓该吃什么、该怎么吃……院士为大家做科普( 二 )


吴波只是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的成员之一,该团队由一批院士、通信行业高级专家等人组成。院士科普工作室成立后,四位院士盘活了相熟的专家资源。陈孝平成了专家团“团长”,他领衔的工作室集结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在内的首批91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吸引了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陆林、仝小林。
今年,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开展的10节自然通识课中,主讲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顾延生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先锋等人。在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里,已有96位专家,其中就有5位两院院士。
“四家院士科普工作室已有14名院士参与,专家团队成员达252人”,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院士资源是武汉的重要资源,“我们致力于将这一模式打造成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的典范和科普教育工作的‘样板间’”。
为了让院士科普工作室模式可持续发展,协会以3年为一个运行周期,周期内,将逐一对照各项指标,对工作室实行年度绩效评估考核。
从“心里没底”到“给工作室打100分”
作为全国第一位“吃螃蟹”的人,陈孝平认为,“一分预防大于十分治疗,不治已病治未病,医生更有责任做好健康科普”。
“越是看着高大上的领域,科普的难度可能更大”,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团队在全网搜集北斗、5G智慧医疗等热点话题,经专家共同讨论形成选题文本,为了将第一堂科普课讲得通俗易懂,对于专业知识张口就来的刘经南准备了一周时间,几易其稿。
除了主题选择,科普形式也追“地气”。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直播拓展至抖音、快手等15个平台,还将每期视频剪辑成音频栏目,在电台播放。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针对不同平台制作产品,如短视频投放于抖音、视频号,长视频则发布在bilibili网站,其中,“北斗与马航370有什么关系”抖音产品最受热捧。
“我给工作室打100分”,27日,陈孝平告诉采访人员,起初,他对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成效“心里没底”,如今,看到众多专家响应,受众也已超千万人次,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院士科普工作室从0到1、从无到有,相信它的明天会更好”。
院士们的心态积极主动,因为“科普做得好,科技创新才能后继有人”。注重强化底层支撑,正是为长远而计。今年武汉种业博览会期间,不少省内高校教师、专业种植户、市州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前来参观院士科普工作室。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院士躬身入局做科普,将为城市发展筑牢新时代的发展根基”,在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看来,院士科普工作室的意义已超越个人,“院士们是符号,也是聚拢科学家的一面旗帜,只有集聚科技工作者的群体智慧,才能靠创新来撬动城市的明天”。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晨玮 陈馨 实习生宋睿)
云课堂|老百姓该吃什么、该怎么吃……院士为大家做科普】【编辑: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