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接续援疆十二载 医疗升级惠民生——上海浦东医疗援助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升级记

今年5月 , 上海第十批援疆专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武英彪在莎车县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62岁的冠心病患者开展首例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冠心病介入诊治 , 这是新疆地区县级医院首例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介入诊疗技术的应用 。
头条 | 接续援疆十二载 医疗升级惠民生——上海浦东医疗援助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升级记
文章图片
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不适在莎车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 经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LAD)狭窄程度达80% 。 按照以往治疗经验 , 患者需要进行植入支架维持血液完全灌注 。 武英彪带领的手术团队在对患者的病情经过仔细充分评估后 , 决定对该患者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 , 指导冠脉血运重建决策 。 此次手术成功为患者完成了FFR检测 , 显示FFR值是0.9 , 随后 , 武英彪嘱咐患者要规律药物治疗 , 避免了盲目的支架植入 , 更为患者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
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7年9月挂牌成立 , 同年 , 莎车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胸痛中心基层版的认证 , 为建设规范、高效、科学的急性胸痛疾病诊疗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在上海援疆的支持和帮助下 , 多批次医疗援疆专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 紧紧围绕国家胸痛中心创建要求 , 集中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等全院医疗技术资源 , 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流程 , 使胸痛患者救治效率大幅提升 。 同时 , 胸痛中心又以医院为主体 , 通过联合各县区医疗机构的急救网络 , 建立起了覆盖整个莎车县的胸痛救治体系 。
2021年底 , 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升级成为全疆首家县域级标准版“胸痛中心” , 充分发挥了“胸痛中心”的专业性与重要性 , 减少了胸痛患者确诊时间及等待治疗时间 ,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 目前胸痛中心常规开展冠脉造影术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 , 胸痛中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在喀什地区县域级医院中达到领先地位 , 并在周边地区享有一定声誉 。
由于当地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原因 ,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比较多 , 这里的心脏类疾病发病率比内地高出许多 。 目前 , 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年心血管介入手术达1600余例 , PCI术900余例 。 莎车县人民医院以急诊科作为平台支撑 , 以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放射介入科等多个重点学科相互支持 , 年收治住院病人6000人次以上 。 以“胸痛中心”为核心建立胸痛中心群 , 不仅用于传输院前数据 , 还让各学科、各网络医院及时沟通 , 为各族患者提供更加快捷、安全优质的诊疗服务 。
多年来 , 在浦东新区的支持下 , 县内众多医护人员赴浦东进修深造、培训学习 。 浦东新区对莎车县人民医院的软硬件进行投入 , 使其拥有心电图检查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指血糖检测仪、微量泵、输液泵、心脏彩超、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等先进医疗设备 , 提升了莎车县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 。
头条 | 接续援疆十二载 医疗升级惠民生——上海浦东医疗援助莎车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升级记
文章图片
浦东新区参与援建的莎车县人民医院
莎车县卫健委副主任、浦东援疆医疗队领队宋李冬说:在浦莎两地卫生健康系统的支持下 , 胸痛中心充分发挥学科、技术优势 , 为当地解决专业技术难题 。 浦东援疆医疗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 积极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 , 力争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 为当地造福 。
自2010年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以来 , 莎车县人民医院制定了上海浦东医疗援疆专家做导师的“一对一带教制度” , 明确规定了培养对象在培训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 包含学历、职称、论文等各方面的提升 , 使得莎车县人民医院的各项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 通过对口支援 , 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 莎车县人民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