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超人”取栓专家 --记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刚生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春梅王海潮)“穿着二十多斤重的铅衣 , 一站就是几小时 , 就像电影里的‘超人’” 。 这是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们对彭刚生在给患者实施微创取栓手术时的形象描述 。
彭刚生是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 也是科室的副主任 。 他今年43岁 , 自2001年中南大学毕业后至今 , 一直在永州市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 20余年来 , 彭刚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 , 凭借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 , 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优秀医师 。
杏林“超人”取栓专家 --记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刚生
文章图片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 , 俗称中风 , 是神经内科的急诊 , 它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 , 如果能在最初发病的3-6小时内接受溶栓、或动脉取栓治疗 , 可以恢复未完全缺血坏死的脑组织功能 , 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 时间越早 , 效果越好 。 为了更好地救治卒中患者 , 2016年永州市三医院开通卒中救治的绿色通道 , 彭刚生除日常工作外 , 主动承担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取栓抢救任务 , 每天在医院上班的时间均超过10小时 , 并且24小时手机开机待命 , 随叫随到 , 遇有抢救或手术 , 就在办公室支一张行军床短暂休息 。 记得有一次 , 冬天的凌晨2点多 , 外县有一位脑梗死患者 , 当地溶栓没有成功 , 准备转入永州市三医院 。 彭刚生一接到电话就赶到医院 , 通知手术室、麻醉科等手术团队做好准备 。 为了节约时间 , 他迎着寒风守在医院入口处 , 等待转运病人的救护车到来 , 并与随车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沟通 , 了解病情、指导抢救 。 病人到达永州市三医院时已昏迷不醒 ,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 他全程陪同患者迅速完成了头颅CT检查及抽血化验、术前准备 , 患者很快被送到介入手术室 , 立即为病人实施微创取栓术 。 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 , 造成脑梗死的血栓被取出 , 手术台上患者的神志由昏迷转为清醒 , 四肢亦活动自如 , 彭刚生自己却几乎虚脱 , 当脱下厚重的铅衣后 , 全身已湿透 , 但看到病人状况好转 , 他疲惫的脸上露着开心的笑容 。
杏林“超人”取栓专家 --记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刚生】从医二十多年来 , 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 , 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 , 对待患者不分年龄的大小、家庭境况的贫富、社会地位的高低 , 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 去年秋天 , 有一位14岁的学生 , 因高热、抽搐、神志不清 , 当地怀疑“脑炎”转入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患者转入时神志深度昏迷 , 呼吸急促 , 血压低 。 当班医生立即请副主任医师彭刚生查看病人 , 经分析 , 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重型) , 癫痫发作持续状态 , 该病致死率高 , 存活患者很多都有后遗症 , 如癫痫、智能障碍等 。 14岁 , 花一样的年纪 , 生命垂危 , 家属也着急万分 , 因家里贫困 , 还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 。 彭刚生一边紧急有序地抢救病人 , 给予了患者精准高效的系统性救治 , 一边安抚患者父母的情绪 。 抢救期间 , 他一直守候在病房 , 时刻关注着病人 , 时刻想着怎么让患者尽早康复、怎样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怎样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 直到3天后患者转危为安 , 经过他悉心的治疗 , 可喜的是到目前为止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
杏林“超人”取栓专家 --记永州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刚生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