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查千万要躲开这4个误区!专家指导肝癌患者如何正确复查

癌细胞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
之所以这么说 , 是因为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已经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了 , 可微小的癌细胞却没有被完全消灭 , 它们很容易偷偷沿着肝脏里丰富的血管去“开疆拓土” , 造成肝癌复发转移 。
但是大家也不用害怕 , 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复查 , 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发现肝癌复发转移的迹象 , 阻止癌细胞“逃逸” , 延长生存期 。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告诉大家 , 肝癌患者在复查时需要避开哪些“坑” , 以及正确的复查应该怎么做 。
01万一掉进这些“误区” , 损失的可不只是钱
面对复查 , 肝病患者可不能大意了 ,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一些“误区”里 , 不仅会错失了复查的良机 , 还可能适得其反 , 耽误病情 。
第一大误区:肿瘤完全切除后 , 就和复查说“再见”
肿瘤切除后 , 便是一劳永逸 , 不用再复查了?小心 , 癌细胞可能会卷土重来 。
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案 , 但由于手术切除后的癌细胞残留 , 或诊断时未检测到的少量癌细胞扩增等因素 , 患者在手术后仍面临着复发的风险 。
有资料表明 , 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年、3年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17.1%、32.5%和61.5% 。 而坚持规范的复查 , 有助力患者早期发现肝癌的复发或转移 , 延长患者的生存获益 。
因此 , 肝癌术后的觅友们切勿忘记定期复查 , 一定要谨遵医嘱 , 坚持长期规范随访 。
复查千万要躲开这4个误区!专家指导肝癌患者如何正确复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二大误区:复查想“偷懒” , 只检查肿瘤标志物
复查时只检查肿瘤标志物就足够了吗?不行 , 还要搭配影像学检查!
许多肝病患者都知道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可以监测用药效果、病情变化 , 因而时刻关注每一次复查的甲胎蛋白数值变化 , 甚至将其作为用药的重要依据 。
但是 , 这种观念是比较片面的 。 甲胎蛋白可以反应出治疗效果 , 但需要在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变化结合下 , 才能具体判断患者诊疗结果 。 这是因为 , 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 例如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也会影响AFP数值 。
总体来说 , 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是复查中评估患者病情的“左右手” , 千万不要厚此薄彼 。
第三大误区:过度担忧——新发淋巴结就是转移
复查时发现有新发淋巴结 , 就是肝癌转移了?先不要忙着害怕!
首先 , 肝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低 , 有数据表明远处淋巴结转移多发于锁骨、胰、脾等淋巴结 , 约占24.6%;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发现 , 可手术肝癌病人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均低于7.5% 。 其次 , 新发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还有可能是感染、炎症等其他原因 。
所以 , 如果复查时发现有新发淋巴结 , 先不要急着自己吓自己 ,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后找出病因 , 再对症处理 。
第四大误区:复查必须有“排面” , PET-CT不能少
与复查想“偷懒”的患者相比 , 部分患者则会过度紧张 , 认为每次复查就一定要做PET-CT才放心 。 大可不必!
PET-CT可以通过全身扫描非常全面地检测整个身体里有哪些异常的病灶 , 并且可以十分精准地定位到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情况 , 及早发现微小的病灶 。
复查千万要躲开这4个误区!专家指导肝癌患者如何正确复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并不是每一次复查都必须做PET-CT ,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 , 可以考虑选择做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