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葡萄走上产业升级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东里葡萄走上产业升级路
文章图片
扫码看视频
□本报采访人员桂建明
进入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 , 道路两边的地势逐渐平坦 , 一个崭新的大棚园区出现在路边 。
这个温室大棚有点特别 , 四周漏着风 , 看来只负责遮挡雨水 。 9月4日 , 在此等候的东安村党支部书记耿伟告诉采访人员 , 这是新建的“东安城葡萄园” , 目前的100亩地种植的是“阳光玫瑰”葡萄 , 东里镇希望通过这个果业振兴项目 , 再现“东里葡萄”的昔日荣光 。
据了解 , 东安村有30余年的葡萄种植历史 , 鼎盛期间达到1000余亩 , 以露天种植为主 。 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 , 自然灾害频增 , 露天种植管理技术跟不上 , 果品质量上不去 。 市场却在变化 , 市民对品质要求不断提高 , 普通葡萄价格持续走低 , 零散农户的粗放式种植逐渐被市场淘汰 。 这两年村民种植葡萄不赚钱 , 跟风改种黄桃、苹果等 。 但这种跟风种植 , 市场容易饱和 , 价格也上不去 , 难以实现增收致富 。
“通过到青岛平度、潍坊寿光等地参观学习 , 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研究 , 一致同意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 改变当前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形式 , 流转土地 ,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 ”耿伟介绍 , 在东里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 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 , 由星辉(山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6.6万平方米“阳光玫瑰”葡萄温室大棚 , 建成现代化智慧葡萄园示范基地 。
“目前建设的是一期 , 二期工程将流转土地800亩 , 建设53万平方米温室大棚、1000平方米的数字智控中心 , 全程配套建设5G+物联网系统;三期工程流转土地400亩 , 建设27万平方米温室大棚 。 ”星辉(山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兴伟告诉采访人员 , 他引进的是易丰产、香气浓、口感好、抗病性强、耐储运、效益可观的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 。
为提高管理水平 , 杜兴伟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王学军教授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 配备农业物联网监控、农产品安全追溯、数字化展示等智能系统 , 运用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自动控制、土壤肥力监测、智能绿色防控等现代化农业技术 。 为延长产业链条 , 杜兴伟准备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分拣中心 , 新建保鲜储存能力5000吨的气调库1座 , 购置冷链物流车4辆 , 新上智能数字分拣线2条 , 日分拣能力30吨 , 搭建冷链分拣运输专线 ,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 为增加市场开拓能力 , 以前专做高端果品营销的杜兴伟 , 与全国排名第三的长沙红星农批市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 同时聘请澳大利亚品牌专家进行品牌策划运营 , 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 拓展广阔市场空间 。
耿伟介绍说 , 全村将陆续流转并建设葡萄园1300亩 , 发展“党支部+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形式 , 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 , 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 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 , 构建起以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 打造本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 , 重现东安村当年葡萄种植的辉煌时刻 。
东里葡萄走上产业升级路】“今年以来 , 东里镇坚持以思想破冰推进果业振兴 , 以拥河发展为主线 , 强力推进果业振兴突围 。 ”东里镇党委副书记任大向告诉采访人员 , 全镇新建成盘龙山智慧果园、东安城葡萄园、沂河南猕猴桃园等8处示范园区 , 在下柳沟、吴家北峪、墨源泉、福禄坪、江河南等村建立了15处老果园改造提升示范园 , 有力带动了全镇老果园的更新重建和改造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