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协和医生提醒,老年抑郁可能存在假性痴呆

世界精神卫生日|协和医生提醒,老年抑郁可能存在假性痴呆
文章图片
有不少老年人总是容易忘事儿 , 忘记关火 , 忘记付钱 , 话到嘴边却忘记了要说什么 , 类似情况时有发生 。 于是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痴呆了” 。 忘性大就是老年痴呆吗?答案是不一定 。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 今年宣传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 , 共助心理健康” 。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跨学科科普团队提醒 , 老年抑郁者可能存在假性痴呆 。 所以 , 当家里老人出现记忆下降 , 应引起高度关注 , 及时就医十分必要 , 明确病因、早期识别和干预将有助于维护老年人心身健康 。
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老年抑郁者可能出现显著的记忆下降症状 , 经过仔细询问或观察 , 可以发现其抑郁症状 , 比如思维迟钝 , 反应慢 , 谈话时懒得回答问题 , 或者敷衍回答问题 。 如果进行智力检查 , 其检查结果会比预期好一些 , 但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积极努力地回答每个问题 , 答案却很难令人满意 。
抑郁还包括如下症状:
情绪低落: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感到心境低落或情绪忧郁
兴趣下降:对过去感兴趣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 或者高兴不起来
体力下降:几乎每天都感觉疲倦或者精力减退
食欲改变:几乎每天都有食欲减退或增加 , 或者尽管没有刻意节食 , 但还是出现了体重下降或增加的情况
睡眠障碍:几乎每天都出现睡眠困难的情况 , 如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或睡眠过多
认知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 , 总是容易忘事 , 或常常犹豫不决 , 很难做决定
自责 , 自我评价低:几乎每天都有无价值感 , 或者不切实际的罪恶感
迟缓或激越:每天说话或动作明显比过去缓慢 , 或者感到烦躁、坐卧不安、难以静坐
悲观、绝望:对未来失去希望 , 或者反复想到死亡 , 比如“安乐死”等
以上条目中 , 前3条为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 , 常常有两条及以上 , 且持续超过2周 , 需要考虑可能存在抑郁症状 。 存在的条目越多 , 抑郁症状就越重 。
情绪引起的躯体化症状莫大意
老年抑郁者常表现出较明显的焦虑症状 , 躯体性焦虑症状更为常见 , 比如全身疼痛 , 这种疼痛症状可能是不固定部位的 , 也可能是固定在某个部位 , 但相关检查常不能解释症状和严重程度 。
有反复腹痛的患者 , 认为食欲差、失眠和乏力都是因为腹痛 , 反复在消化内科就诊 , 胃肠镜等检查都没有发现器质性因素 。 但认真观察其症状可察觉到情绪低落 , 总是闷闷不乐 , 不爱看电视了 , 也不愿跟家人或朋友交往了 , 活动也明显减少 , 对未来也很悲观 , 认为自己可能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 , 甚至安排后事 。 对于这类病人 , 加用了抗抑郁药后 , 情绪和腹痛症状都可能明显改善 , 处理事情的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也会随之改善 。 因此 , 这一类情绪引起的躯体化症状不容忽视 。
世界精神卫生日|协和医生提醒,老年抑郁可能存在假性痴呆
文章图片
特别提醒
经过以上评估和筛查 , 不满足抑郁障碍的诊断 , 需要进一步完善认知障碍的病因学检查 。 比如检查头MRI(海马相) , 观察海马萎缩的程度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马体积常明显缩小 , 从而影响到患者记忆信息的登记 , 短期记忆和近期记忆下降比较突出 。 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评估脑血管情绪 , 血管性痴呆的记忆下降常表现为“下楼梯样” , 每次脑血管病后都会出现明显下降 , 随后可能会保持在这个记忆水平 , 要尽量预防脑血管病发作 , 以防血管性痴呆的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