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如何治疗?这3点建议知晓

导语:早期人们多数认为高尿酸血症疾病以沿海地区为主要高发地区 , 由于沿海地区食物含有较高嘌呤 , 严重者则会导致痛风 。 但由于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进步 , 人类的饮食、生活、环境等方式的改变 , 出现高尿酸血症疾病不仅仅高发于沿海地区 , 而且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 , 内陆、经济发达的城市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 。 现代饮食等各方面的变化 , 致使高尿酸血症逐步走向青少年化 。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如何治疗?这3点建议知晓
文章图片
01你了解高尿酸血症吗?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 不容小觑
1、高尿酸血症的概念
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 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 。 高尿酸血症不仅是一个独立性疾病 , 而且还是脑卒中、心血管事件、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 已经成为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 仅次于糖尿病 。
按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理 , 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碱化尿液 。 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由于各种副作用 , 导致其尿酸达标率较低 。 研究表明 , 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药 , 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 已成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 。
2、高尿酸血症的诊断
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多样 , 患者症状中频率最高为关节痛 , 其原因为高尿酸血症临床症状不典型 , 除体检患者外 , 患者多因首次痛风发作后就诊 , 故导致关节痛频率升高 。 倦怠乏力、身体酸重等常见症状多符合“痰证”和“湿证”表现范畴 。
在临床病例观察总结中 , 高尿酸血症常见于形体肥胖之人 。 以辅助检查指标异常为主症 , 临床辨证似乎无症可辨 , 通过四诊多可采集到以“痰”“湿”“热”为主体征 。 例如:舌红 , 舌苔黄 , 舌苔腻 , 脉弦滑等 。 红舌主热证 。 腻苔多主湿、痰证 , 弦滑脉象均可主痰湿证 。 依靠“五辨”能提高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如何治疗?这3点建议知晓
文章图片
3、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
慢性高尿酸血症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 , 它不仅是痛风的主要病因 , 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之一 。
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它是通过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种分子致病机制引起的 。 氧化应激即使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阶段也存在 , 其进展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关 , 并且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更加加剧 。
02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来源有哪些?可能是以下这4点 , 从源头了解疾病
1、尿酸生成增多
发病来源根本原因是尿酸合成和排泄处于失衡的状态导致的 , 10%酶的缺失会造成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 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会由于恶性疾病、运动过度、化疗造成体内核酸合成分解增强 , 这些都会使尿酸增多 。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带有催化剂作用的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X遗传基因在尿酸合成中活性升高以及存在突变缺陷都会造成尿酸增多 。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如何治疗?这3点建议知晓
文章图片
2、尿酸排泄障碍
大约2/3尿酸排泄途径都是通过肾脏 , 所以是主要排泄器官 , 造成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其中包括肾脏肌酐清除率减少为5%-25% , 滤过、重吸收、分泌、二次重吸收为尿酸转运体在肾脏中主要代谢的四个模式 , 尿酸减少因素也发生在这四个过程当中 。 在排泄中所参与的基因出现异常会造成代谢障碍从而尿酸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