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华为高管长跑28公里后意外去世,运动是真凶吗?普通人如何运动?

运动|华为高管长跑28公里后意外去世,运动是真凶吗?普通人如何运动?

文章图片

运动|华为高管长跑28公里后意外去世,运动是真凶吗?普通人如何运动?

文章图片

运动|华为高管长跑28公里后意外去世,运动是真凶吗?普通人如何运动?

文章图片


10月7日 ,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 , 一个爆炸性新闻迅速登上热搜:华为核心高管丁耘因突发疾病 , 不幸去世 , 享年53岁 。
丁耘是华为董事 , 级别很高 , 掌管华为最核心业务-运营商BG , 可谓是华为“大佬” 。 正值壮年 , 却因意外去世 , 实在令人惋惜 。 后据知情人透露 , 丁耘是因为连续跑了28公里后 , 心脏出现问题而死亡 。
其实 , 长跑或高强度运动后出现心脏问题或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
2019年11月27日 , 年仅35岁的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 , 奔跑过程中突然晕倒 , 经过近3个小时抢救也未能挽回生命 , 后被认定为心源性猝死;
2021年3月16日 , 台湾23岁台湾知名男模张志轩在深夜运动时 , 突然心脏不适晕倒 , 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 医生最终判定是主动脉剥离导致血管阻塞;
2022年2月23日 , 一名男子在单位健身房运动时 , 因突感头晕、恶心呕吐被送上救护车 , 然而经41个小时抢救仍不幸离世 , 被诊断为心梗猝死……
都说运动锻炼能养生长寿 , 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意外?问题到底出在哪?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发生?

?一、运动性猝死 , 问题出在哪里?
运动性猝死 , 即在运动中或者是运动后6小时以内出现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 猝死发病凶险 , 非常危急 , 死亡率极高 。 数据显示 , 运动猝死80%以上是心源性猝死 , 脑源性猝死是第二大原因 , 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等 。
1、心源性猝死
绝大多数心源性猝死的病人都存在显性或隐性器质性的心脏病变 , 在西方国家 , 心源性猝死中约7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 , 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大多有心肌梗死病史 。 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约占三分之一 , 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35岁)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
除此之外 ,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特发性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 , 甚至心脏部位遭受了大力的碰撞 , 都有可能是猝死发生的“推手” 。

?2、脑源性猝死
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及高血压等脑源性疾病也是诱发运动猝死的危险因素 。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 导致体内收缩压升高 , 容易造成自身原有动脉硬化、脑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而死亡 。
二、运动性猝死 , 四成为中年人
运动性猝死属于非创伤性死亡 , 毫无规律可言 。 但相关数据显示 , 运动中猝死 , 有四成为中年人 。
有研究搜集并分析了广东地区2007~2021年的374个运动猝死样本 。 其中40%为39~59岁的中年人 。 这个年龄段的猝死者中 , 冠状动脉疾病是主要诱因 , 也有少量心肌病导致的运动猝死被发现 , 主要原因推测为工作压力大、熬夜过度、运动方式不科学等 。
另有30%的样本为年龄段在19~39岁的青少年 。 年轻人的高强度运动的强度和频率过高、对抗性运动因胜负的意识作用而过于激烈 , 就容易发生过度负荷 , 不仅达不到目的 , 还可能导致心肌的机能下降 , 增加猝死的风险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但要注意 , 运动性猝死的“元凶”并不是运动本身 , 而是运动的参与者本身就可能具有隐匿性的心脑血管疾病 , 以致于运动作为一个刺激因素刺激了心脑血管的异常状况进一步发生发展 , 进而才会发生运动性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