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提醒:猪的3个部位,建议要少吃( 二 )


5、给猪肉排酸
刚宰杀的猪肉 , 由于肌肉组织收缩而变得僵硬 , 虽然营养成分没有改变 , 但吃起来口感却较差 。 建议可以将猪肉放入冰箱冷藏12-24小时进行排酸 , 这样能让猪肉的肉质变得更加柔软 , 品质和安全性也会有所提高 。
6、猪的3个部位应该忌口
·猪的病变淋巴结 , 俗称肉枣或花子肉 , 遍布猪的全身 , 尤其是脖子处 。
·猪的甲状腺 , 俗称粒子肉 , 位于猪的喉咙后方、气管腹侧面 。
·猪的肾上腺 , 俗称小腰子 , 位于肾的内侧缘前方 。
这3个部位含有大量的猪内分泌激素、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 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 。
正规屠宰的猪肉会要求将这些部位去除 , 如果买猪肉时发现有这3个部位 , 千万别买 。

?三、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物 , 要少吃或不吃
适量吃猪肉并不会健康造成危害 , 反而是以下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致癌元凶 , 日常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
1、槟榔果
槟榔果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我国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列为一级致癌物 。
槟榔果中的化学物质经过咀嚼后会产生亚硝基 , 这是一种已经明确会致癌的化合物 。 而且槟榔果的质地坚硬 , 咀嚼时也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出现机械创伤 , 长期下来也可能引发口腔癌 。

?
2、苯并芘
苯并芘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中毒性最大、致癌最强的一种 , 进入人体的方式包括了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 。
苯并芘进入人体后 , 只有少部分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 其余大部分则会在某些酶的激活作用下转化成多种代谢产物 , 这些代谢产物能损伤细胞基因 , 一旦基因损伤无法及时修复 , 就可能会引发细胞癌变 。
而苯并芘的主要来源包括了汽车尾气、香烟烟雾、熏烤和高温烹调食物等 。 炒菜时油温一旦达到270℃以上 , 就会产生苯并芘 。 烧烤时同样也会产生苯并芘 , 尤其是烧烤高油脂食物(如肥肉、羊排和鸡皮等) , 烤得越焦 , 苯并芘含量越高 , 可比普通食物高出10-20倍 。

?3、亚硝胺

亚硝胺的前身是亚硝酸盐 , 亚硝酸盐在自然环境中很常见 ,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里也含有亚硝酸盐 , 例如每公斤蔬菜中约含4毫克亚硝酸盐 , 每公斤肉类约含3毫克亚硝酸盐 , 每公斤蛋类也有约5毫克亚硝酸盐 。
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 , 人体摄入亚硝酸盐后 , 大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 但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 例如咸菜、腌肉和熏制食品等 , 亚硝酸盐会与蛋白质结合并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 可增加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
除了腌熏食品外 , 亚硝胺的来源还包括了香烟、啤酒和火锅汤底等 。

?4、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一种具有强毒性、强致癌性的物质 , 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杯 。 普通人群只要摄入1毫克的黄曲霉素即可致癌 , 一次性摄入20毫克以上 , 更可直接导致死亡 。
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28-38℃的潮湿环境中 , 尤其是霉变的高淀粉食物 , 例如霉变的花生、坚果、玉米和豆类等 。 普通的煮沸消毒法并不能杀灭黄曲霉素 , 只有温度高于280℃时 , 黄曲霉素才能被杀灭 。

?虽然猪肉属于红肉 , 而红肉又被列为致癌物 , 但并不代表吃猪肉就一定会致癌 , 只要掌握正确吃猪肉的方法 , 是可以适量吃猪肉 , 也对身体有益 。 况且 , 癌症的发生是遗传、环境、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