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每天吃,不留意2点或即是白吃,有3类人群不适合服用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药物”......这几个名词在大众生活场景中泛起的频率很高 , 它们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 更有甚者将其称之为“神药” 。
而跟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 这三种药物在肿瘤领域又有了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
阿司匹林每天吃,不留意2点或即是白吃,有3类人群不适合服用
文章图片
一、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 , 都能降低肺癌风险
医学界权势巨子刊物《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 , 曾于2020年刊登过一份来自韩国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 该研究采用了韩国笼盖人口5000万的全国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KNHIS)中收录的732199名参与者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随访数据 。
阿司匹林每天吃,不留意2点或即是白吃,有3类人群不适合服用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有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服用经历的人分别占9%(66024)、5.1%(37031) 。 参与者中有6.3%(46205)的糖尿病患者 , 其中二甲双胍服用经历占55.8%(25791)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经历占3.4%(23163) 。 在随访期间 , 三种药物的服药人群持续增加 , 同时肺癌新发患者5990 , 肺癌死亡患者达到5938名 。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肺癌病发风险 , 比非糖尿病人群降低11% , 二甲双胍2年内累积服药547.5天以上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降低56% , 肺癌死亡风险降低24% , 尤其是女性和非抽烟人群更为凸起 。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2年内服用累计超过547.5天的人群 , 肺癌病发率降低13% , 肺癌死亡风险减少23% 。
此外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人群 , 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都减少了17% , 2年内服药累积超过547.5天 , 肺癌病发风险降低51% , 死亡风险降低58% 。
研究职员表示 , 此次研究可以证明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等3种药物 , 和肺癌发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着剂量上的负相关性 。 从数据上来看 , 这三种药物不仅是降低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 , 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阿司匹林每天吃,不留意2点或即是白吃,有3类人群不适合服用
文章图片
2、三类人别吃阿司匹林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鸣》呈文中明确指出 , 3类人不建议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①40岁以内、70岁以上人群;
更多内容↓↓↓②出血风险高于血栓风险的病患;
③因消化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和病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出血副作用药物等等 。
三、服用二甲双胍 , 留意3个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是受到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糖尿病一线用药 , 临床上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 , 尤其是体型肥胖或患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 二甲双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的同时 , 也轻易泛起3种副作用 , 患者要学会应对:
1、过敏
二甲双胍引起的过敏反应 , 包括皮肤瘙痒、丘疹、胸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冷等症状 , 严峻时还可能导致休克 。
一旦泛起过敏反应 , 患者需当即停药 , 并及时到病院就诊 , 咨询医生更换其它药物 , 以免再次服用而又泛起不良反应 。
2、胃肠道反应
初次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更轻易泛起胃肠道反应 , 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 。
缓解胃肠道不良反应 , 可以采取循序渐机服药法 , 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 建立耐受性 。 用药期间泛起症状应立即就医 , 在医生的指导下 , 选择调整剂量 , 或者将二甲双胍片剂更换为缓释片、溶剂等 。 假如情况严重 , 可能要换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