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关于吃饺子的现象 , 就是吃饺子一般都在冬季 , 特别是春节前后那段时间 , 吃饺子的人逐渐变多 , 频次也比其他季节多 。
2000千禧年以前 , 这种现象最为明显 , 2000千禧年以后 , 这种现象虽然有所减弱 , 但是仔细观察 , 依然能发现 。
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文章图片
是因为饺子在旧时贵 , 只有过年能吃得上 , 所以现象明显 , 到了当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随时能吃饺子 , 这种现象就变弱了吗?
饺子的起源
饺子在中国有1800年的历史 , 相传由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发明 , 最开始的名字不叫饺子 , 而是娇耳 。
娇耳最开始的主要功能也不是食用 , 而是治病 , 祛寒以及治疗耳朵上的冻疮 。
张仲景在家乡南阳(今河南邓州市地区)行医时 , 发现当地穷苦百姓一到冬天 , 饥寒交迫 , 耳朵都被冻烂了 。
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文章图片
医者仁心的张仲景发明了一剂名为“祛寒娇耳汤”的药 , 在冬至那天施药救助百姓 。 这药由羊肉和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 , 然后捞出切碎 ,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 娇耳汤和娇耳能帮助人御寒 , 治冻疮 。
药只吃一次 , 是治不好冻疮的 , 所以张仲景从冬至施药 , 一直到大年三十 , 持续了一个多月 。 大年初一 , 基本上所有人的冻疮都治好了 。
后来 , 人们为预防耳朵长冻疮 , 以及感谢和怀念张仲景 , 便在每年冬季吃饺子 , 特别是冬至和大年初一这两天 。
俗语:冬至不吃饺子 , 冻掉耳朵没人管
饺子的传承
当然 , 现在人们过年吃饺子 , 不仅仅是因为张仲景施药救人的故事 , 更多的是这个故事的传承与延续 。
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文章图片
按照时间顺序 , 东汉张仲景娇耳之后 , 到南北朝时期 , 饺子叫馄炖 , 史书记载“形如偃月 , 天下通吃” , 馄炖一般带汤吃 。 到了唐代 , 吃法变为汤饺分食 。
到宋代时 , 饺子叫“角儿” , 现代饺子的叫法就是由角儿演变而来 。 宋朝百科全书《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水晶角儿”“煎角儿” , 说明那会儿不仅有饺子了 , 饺子的口味也发展了很多出来 。
元明清时期 , 饺子一直都被视为一种极为重要 , 且有意义的食物 , 在宫廷和民间普及 , 并延续到了近现代 。
饺子的高级吃法一:五重天
粗略的来讲 , 饺子的吃法分为带汤吃法和不带汤吃法 , 也叫南方吃法和北方吃法 。
北方人尤为好奇的事 , 为什么南方人吃饺子 , 饺子和汤是装一起的 , 这还是饺子吗?当时是的 , 不过南方人叫水饺 。
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文章图片
划重点 , 饺子高级吃法五重天 , 南北方通用 , 需要准备蘸碟 。
第一重天(初味):先喝原汤 , 不管什么馅的饺子 , 也不管带汤不带汤吃法 , 吃饺子前 , 先盛一碗不加任何辅料的 , 煮饺子的原汤尝一尝 , 感受一下饺子初味 。
第二重天(鲜咸):吃5个原味饺子 。
第三重天(微酸):吃5个蘸醋饺子 。
第四重天(清甜):吃5个蚝汁饺子 。
第五重天(麻辣):吃5个辣油饺子 , 麻和辣在味道中属于顶级的 , 一定要最后吃 。 如果最先吃 , 那后面不管吃什么味的饺子 , 都会被麻辣味覆盖 , 变成一个味 。
医圣张仲景说,饺子是治冻疮的良药,附饺子高级吃法
文章图片
第N重天(百味):突破极限 , 看你吃得了多少种口味的饺子 。 注意 , 经过前面五重天 , 你已经喝了一碗原汤 , 吃了20个饺子了 。 那饺子的口味究竟有多少种 , 你能吃到第几重天呢 , 请看饺子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