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马先生今年46岁 , 坚持夜跑已经有15年了 , 身体锻炼的确实不错 , 腿上都是肌肉 , 可是却差点不能走路了 。
每周至少三次 , 每次起码跑5公里 , 偶然也会跑十公里 , 这是马先生的夜跑运动量 。
马先生去年还参加了马拉松 , 本来今年也想继承参加的 , 可是腿出题目了 。
马先生发现 , 自己跑了一公里 , 腿就痛的受不了 , 到了病院检查 , 才发现髋关节磨损严峻 , 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
医生分析是因为 , 本身 , 马先生的髋关节就比凡人缺一小块 , 加上长年累月的夜跑 , 才导致关节损耗严峻 。
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锻炼这件事情 , 存在不少的争议 ,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 , 也有人说:“生命应该静养” 。
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老师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建议春秋不到40岁的年轻人 , 要适当的多运动 , 跑步、打球、马拉松都可以 , 但50岁以后就要悠着点了 , 锻炼要适当 , 60岁之后多保养多休息才是准确的 。 ”
一、“40岁前多锻炼 , 50岁后少锻炼 , 60岁不锻炼” , 有道理吗?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 , 研究职员通过对27万多名59-82岁之间的老年人调查发现 , 参加自行车骑行、跑步、游泳、打球、高尔夫、步行等锻炼的白叟 , 要比不参加这些流动的人 , 全因死亡风险更低 。
世界卫生组织给老年人的建议是:按期流动 , 少坐多动 , 循序渐进调整运动强度 , 最好每周进行超过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或者超过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
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三、运动固然好 , 别掉进4个误区
运动虽然有益身体健康 , 但千万别掉进误区中 , 究竟错误的锻炼方式 , 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 , 反而可能会伤身 , 甚至加速人体的朽迈 。
1、生病了也要坚持锻炼
生病的时候最好暂停运动 , 不然可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 还可能会在运动过程中泛起一些意外 。
2、运动中大量饮水或忍着不喝
运动的过程中 , 既不能口干忍着不喝水 , 也不能一次性喝水太多 , 不然可能会导致身体缺水或者增加心脏肠胃的负担等 。
建议运动时要主动饮水 , 尽量少量多次进行 , 不要喝过凉的水 。
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3、锻炼不在意形式
锻炼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合的 , 实事求是 。 好比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的人 , 就不适合爬山、深蹲;心脏病患者应该避免剧烈性的运动等等 。
4、运动前不热身 , 运动后不拉伸
运动前最好先进行几分钟的热身运动 , 将身体各个部位拉伸一下 , 能够避免运动过程中的损伤 。
运动完之后也要适当的拉伸 , 让身体垂垂放松 。 假如直接运动完就停下来 , 不拉伸 , 可能会泛起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的迹象 。
更多内容↓↓↓闻名中医: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